湖北加快打造新千亿医药支柱产业


作者:李一萍    时间:2013-05-27





近日,在湖北省政府相关部门召开推进医药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公布了《湖北省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到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00亿元,年均增长19%。

  记者就行动方案的出台意义采访了湖北省政府以及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领导。

  抢抓“黄金十年”战备机遇

  据湖北省经信委欧阳万坤主任介绍,近几年,湖北省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东阳光药业、人福药业等一批企业抢抓机遇,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因此,抢抓湖北“黄金十年”重要战备机遇,推出《加快医药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医药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特点,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因此,依托和发挥全省现有医药产业基础和优势,对于调整和优化全省产业结构,构建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战备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湖北省医药行业增长态势强劲。一是规模总量不断扩大。2012年,全省医药产业实现主营收入674亿元,同比增长30.6%,分别高于全省工业和全国医药产业主营收入平均增幅13和19个百分点。8家企业上市,10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17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500强。二是产品优势不断凸显。维生素B1、B2、牛磺酸等原料药产量全球第一,氨基酸品种数、出口量全国第一,麻醉药研发和生产全国第一,抗病毒药、血液制品和疫苗研发生产位居全国前列。三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拥有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武汉健民体外培育牛黄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一类新药。宜都东阳光药业欧美宁获得国家二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四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园、医疗器械园建设步伐加快,鄂州、宜昌等6个省级医药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全省医药产业在建亿元以上项目90多个,总投资300多亿元。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80余万亩,中药材年产量达到7万多吨。

  多措并举提升医药产业效益

  湖北省副省长许克振指出,几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职能。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和安全准入制度。这对我们湖北推进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机遇。我们要立足省情,多措并举,奋力提升医药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

  一是突出四个重点,完善产业链条,壮大行业规模。要突破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快研制一批对预防、诊断和治疗重大疾病具有显著效果的生物药物、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并加速推进产业化进程。加快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艺,组织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积极开展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逐步形成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产业集群。要做大做强中药现代化产业。依托全省中药材大省的资源优势,以中药标准体系建设和推广应用为核心,引导大中型中药生产企业建设中药材生产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基地。创新中成药生产工艺,加快传统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推动中成药新药研究和剂型创新,打造中药材从种植到采收加工,到中药企业生产、加工、使用的现代产业链。要大力发展新型制剂产业。以实施新版GMP改造为契机,加快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中药等新产品与新工艺开发。充分发挥全省化学原料药的比较优势,加强重点原料药及中间体的开发与产业化,着力延伸优势主导产品价值链。大力发展靶向、缓释、控释等特殊剂型药物,提升优势主导产品附加值。要大力发展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充分发挥全省装备制造基地优势,大力发展医疗激光仪器等医学设备,先进体外诊断产品,高端医用无纺布等卫生材料,促进生物医学工程产业高端发展。

  二是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促进“两化”融合、“两型”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医药企业成立企业新药研发中心,加快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用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湖北省生物技术药物企业和产品通过国际组织认证,提高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加快建设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打造一批以基地、园区为依托的医药研发、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价、新药申报等创新孵化服务平台。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技术开发和新药研发机构,仿制一批市场潜力大的国内外非专利药品,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制剂。推进信息化与医药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医药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和拓展新药研发手段和空间,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新药研发平台。大力发展数字医疗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提升关键核心医疗器械数字化水平。大力推进生命科学技术与数字化、新材料等技术交叉融合。要加强节能减排。坚决淘汰化学原料药的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使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制药污水排放标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医药企业和园区。

  三是坚定不移调结构,实现资源集聚、企业集并、产业集群。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有效整合省内现有产品品种文号资源,实现药品生产文号(批件)向优势企业转移。鼓励医药生产企业之间开展委托加工,提高设备利用率,控制新增过剩和低端产能。整合现有流通资源,大力拓展农村医药消费市场,打造中部最大医药市场。要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发挥上市公司和重点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管理和营销网络方面的优势,鼓励研发和生产、原料药和制剂、中药材和中成药企业之间的上下游整合,完善产业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支持和扶持一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培育人福医药、东阳光药业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要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和推动中药产业发展要素向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等地中药材资源富集区聚集。加快建设产品研发、生产、营销、流通一体化产业链条和具有区域特色的医药产业板块,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葛店中国药谷、宜昌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基地。

  四是在扩大开放中承接新产业、培育大品牌、实现大发展。要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质量安全是医药行业的生命线、企业家的道德基线,必须站稳守好。大力加强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和医药安全监测能力建设,运用信息化和可追溯技术实现药品生产、流通和临床使用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防范药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品牌带动作用,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促进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品种、大品牌,巩固现有优势化学原料药在国内外市场的领先地位,提高全省优势品牌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当前,跨国制药公司不断加强成本控制,生产环节外包趋势明显,同时发达国家大力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全球通用名药物销售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全省医药行业要抢抓机遇,着眼全球配置资源,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参与省医药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承接产业大转移,增创发展新优势。(本报记者 李一萍)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