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太白贝母依托地理标志保护获得新发展


作者:杨旺余    时间:2013-05-29





近日,从北京传来喜讯,国家质检总局以2013年第55号公告正式批准对“太白贝母(咀头产区)”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宝鸡市在已拥有西凤酒、太白酒、凤县大红袍花椒、陕西苹果、宝鸡辣椒5个地理标志产品后又一大收获。这也有力地印证了太白县自古就有“太白无闲草、遍地都是宝”的美誉。

太白贝母作为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良药,是治疗呼吸道疾病最重要、最常用的中药材之一,临床多用来治疗肺结核、慢性气管炎等引发的无痰或少痰的咳嗽症状,因其品种纯正、使用历史悠久、临床效果好等特点享誉全国。

太白贝母生长自然条件优越,具有五大优势,为太白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巨大经济潜力。

一是具有地理优势。太白县境内海拔较高,峰岭陡峭,地面崎岖,是全国贝母种植的最适宜地区。

二是具有气候优势。太白县属亚热带气候与暖温带气候过渡区域,垂直气候带分布明显,无霜期158天,昼夜温差大,使得太白县产的贝母品质纯正,药用价值高。

三是具有资源优势。太白贝母主产区土地以棕壤、淤土、潮土、草甸土为主,耕层多为轻壤土,具有良好的耕性和水、气、热及养分状况,极其适宜各种农作物和各种中药材植物生长,是太白贝母的优生区域。

四是具有人文优势。太白山是秦岭主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最高的山峰,是与神农架、长白山齐名的中国三大药山之一。太白县是太白山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所产的中药材因其品质优、疗效独特而著称于世。据载药王孙思邈于公元(578年)北周建德六年起隐居太白山40余年,有大量使用太白贝母的历史,其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都收录有太白贝母入药。

五是具有产业优势。近年来,太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产业发展,确立了“药业兴县”发展战略,把中药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来谋划,县上成立了中药产业化领导小组,制定了5年发展规划,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点示范,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为了进一步推进太白贝母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在用足用活省、市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太白县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力度,制定了《太白县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太白县中药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等一系列促进中药材种植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引进了一批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中药材种植、研发、加工企业。

该县积极创建“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快示范园和基地建设。相继引进企业,引导企业规范化、规模化种植,以企业为主导,辐射带动农户参与,着力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加上野生的产量,每年向广药集团、藏药集团等大中型制药企业提供近200吨的太白贝母。预计到2015年,太白县贝母年种植、加工能力达到3万公斤,届时将建立中药材交易市场,做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实现经济效益3亿元以上。

太白县还充分发挥太白山药谷科技专家大院和县、镇科技服务机构的作用,采取科技承包、有偿服务等形式,对骨干药农进行中药现代化知识和太白贝母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并对药农进行从选种到采收的全方位技术指导,推动太白贝母种植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目前,太白县野生的太白贝母有2000多公顷。20世纪80年代,太白县就开始进行太白贝母家种栽培,通过近几十年的驯化,太白县群众已在海拔1500米以上试种成功,现有种植面积数百公顷,种植周期为4到5年,单位面积产150~200公斤干药材。太白贝母人工种植的成功,将极大缓解太白贝母资源不足的问题。

如今,太白贝母(咀头产区)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将提高太白贝母的竞争力和太白县的知名度、美誉度,成为太白县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推动太白贝母迈上集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地方经济新兴产业发展之路,使县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自然经济转化为规模经济、特色产品转化为名牌产品,帮助贫困农民走上科学发展的致富道路。

来源:中国质量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