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产业集群助辽宁阜新成功转型


作者:李淑梅    时间:2013-06-18





  阜新,是连接辽宁西部与内蒙古东部的地理中心、沈阳经济区的重点城市,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城市,曾以“煤炭之都”享誉全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型工业迅速发展,阜新这一资源型城市逐渐失去了它的优势和竞争力。“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提出,为阜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001年,阜新成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阜新市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据阜新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军介绍,2001~2012年,阜新市地区生产总值由70亿元上升到553.5亿元,累计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超过2700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50∶37.5。经过多年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阜新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阜新市加快推进十大产业集群扩规模、上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以煤化工、液压、氟化工、皮革等十大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产业集群拉动工业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化,作为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阜新市经济转型的首要内容。以工业强市为战略方针,阜新市全面推进“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其中包括:煤化工产业集群、液压产业集群、氟化工产业集群、皮革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业、新型能源产业集群、铸造产业集群、板材加工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玛瑙产业集群。煤化工、液压产业集聚已经实现发展规模,其他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

  今年前四个月,十大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今年,十大产业集群中将有三个产业集群突破销售收入100亿元。现在十大产业集群已入住1100多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50%以上。

  十大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拉动了阜新工业的快速、稳定发展。预计“十二五”末期,十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将达到2400亿元。为实现十大产业集群快速发展,阜新市政府将积极进行协调,力争煤化工、铸造和农产品三个产业集群超过300亿元,氟化工、皮革、林产品、新材料四个产业集群超过200亿元,新能源和玛瑙两个产业集群超过100亿元。

  经济转型促进工业全面振兴

  赵军表示,今后5年阜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两个高于”,即确保每年经济增长高于上一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阜新液压产业基地将与徐工集团、浙江大学合作,推动产业集群向整机、高端方向发展,建设“中国液压之都”;氟化工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氟精细化工等六大类产品;皮革产业集群打造北方最大的皮革加工产业基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发现的3000万吨储量大型铁矿,将为阜新发展特色铸造产业提供资源保证;玛瑙产业基地已入驻业户5000多家、从业人员近6万人,未来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玛瑙雕刻加工、销售集散地。

  阜新市按照“一个产业、一座新城”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了玉龙新城、沈彰新城、温泉新城、现代皮革新城、蒙古贞新城5个新城。与此同时,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阜新至盘锦高速公路今年年底竣工后,将进一步缩短与营口、大连两个港口的距离;设计时速300公里、途经阜新的京沈客专建成后,阜新到北京仅需100分钟,到沈阳只需30分钟;阜新军民合用机场建成后,将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辽西北供水工程实施后,将为阜新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

  作为国内众多资源型城市的代表,阜新市的经济转型工作受到了国内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关注,10多年间,先后有50多个资源型城市到阜新市考察、交流。同时,作为国内首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市拓宽了招商引资的道路,域外资金吸引能力也不断增强。10年来,阜新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年均30%。阜新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转型工作,先后制定了《阜新市经济转型规划》、《辽沈城际连接带转型规划》、《突破辽西北发展规划》,确立了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阜新市在积极建设新型工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产业,真正做到传统资源型工业向现代精细化工的转型发展。围绕煤制天然气及其副产品深加工,规划了煤制天然气精细化工等八大产业链,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以建设千亿元的“煤化工之都”作为发展目标,规划基地面积达30平方公里,吸引了众多国内知名企业入驻基地,其中包括大唐煤制天然气、香港盈德煤化工、北京国能煤焦油和粗酚加工等项目。大唐煤制天然气一期、二期总规模将达到100亿立方米,一期第一系列13亿立方米项目将在年内投产。(本报记者 李淑梅)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