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产业基地,江西消费品工业蓄势待发


作者:郭俐君    时间:2013-06-25





“当前,江西正着力构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格局,这对发挥不同地区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江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水平的表述,江西将大力打造核心增长极,推进沿江开放开发,并继续借助多平台,与各方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机制,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促进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

  而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基地建设当然不让地成为江西消费品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突破点。

  产业大体系现雏形

  江西大力推动消费品工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思路由来已久。尤其是在2012年,江西消费品工业紧紧抓住全面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契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全省“工业三年强攻”顺利收官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江西省工信委副主任万庆胜介绍,2012年,江西省消费品工业亮点颇多:重点子行业优势突出,服装、中成药、农副食品已成为江西消费品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承接成效明显,德鑫纺织、中国织材、兆峰化纤、南昌双汇二期、青岛啤酒新建年产60万千升啤酒等项目陆续竣工投产;产业基地稳步发展,全省消费品工业21个省级产业基地产销效益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2012年,江西省工信委着力培育发展产业基地,成功将共青城申报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使之跻身全国7家以纺织服装命名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积极向工信部争取,在樟树建设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并于2012年8月17日已向工信部上报了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成功推荐共青经济开发区、奉新工业园列入工信部消费品司和中国纺织联合会联合推介的36个纺织产业承接园区范围;成功推荐共青城鸭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羽绒服装创新服务平台成为“第二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为了促进纺织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渗透融合发展,提升纺织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江西省工信委还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我省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按照《江西省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认定鸭鸭股份公司等6家企业为全省纺织行业首批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措施产生了极大地推动效果。据了解,共青城羽绒服装产业基地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5亿元,同比增长40.7%;青山湖区针织服装产业基地逐渐形成纺织、印染、服装、交易市场共同发展相对完整的纺织产业链,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5.5%;袁州医药产业基地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48.7%;进贤医疗器械产业基地运行良好,稳中有升,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34.7%。

  谋划“大版图”

  江西省消费品工业大发展的梦想不仅于此。据悉,2013年,江西省将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努力抓住产业承接机遇,着力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努力实现全省消费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全省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及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同比增长20%。其中,帮助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放大辐射范围、做大基地规模、扩大影响力,成为题中应有之意。

  在这个大版图中,医药千亿工程成为一大亮点。江西省工信委医药工业处处长李文心表示,2013年,江西省将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促进获得国家产业振兴重大专项的三个项目实现产销同步,促进樟树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建设基地顺利实施,引导生产化药中间体和原料企业向制剂转型,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力争当年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

  与此同时,做好第二批全省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骨干企业;贯彻九部委对生物医药等九大行业重组的政策,提高资源配置,解决行业重复建设问题,改变行业小散乱现状,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好一批引领消费品行业发展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促进一批重点项目早日竣工投产;以2012“共青城羽绒服装”顺利进入全国纺织服装区域品牌试点为动力,2013年力争使“青山湖针织服装”、“奉新纱线”两大区域品牌有新突破;以项目为导向,突出食品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带动功能,培育形成一批优势产业突出、配套体系完善、规模效益显著的食品产业园区(市、县);以景德镇陶瓷工业园为基础,着力打造陶瓷产业化基地,迅速做大做强陶瓷产业规模,并以打造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为突破口,重点打造“一轴四片六厂”陶瓷工业文脉……凡此种种,都将成为这个大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本报记者 郭俐君)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