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兴的制鞋产业成就了一座崭新的现代制鞋产业城,一座崭新的宿州现代制鞋产业城将承载和成就无数宿州人的宿州梦和中国梦。”安徽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近日在第二届中国制鞋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现代化鞋业城将成就加速崛起的宿州经济。
近年来,宿州市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制鞋产业转移,对制鞋产业予以扶持发展,目前,以百丽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制鞋和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宿州,一座现代鞋城正在迅速崛起。张曙光表示,宿州市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建设20平方公里鞋业生产工业园区,全力打造集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研发创意、教育培训、会展旅游五位一体的“中国中部鞋都”。
打造现代制鞋产业城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钱桂敬在致辞中对宿州的制鞋产业发展给予了厚望。他表示,在推进制鞋产业转移升级的过程中,宿州正逐步融入到中国乃至全球制鞋产业链条中,中国制鞋产业宿州版图日益清晰。他希望宿州能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增强配套能力,发展成为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现代制鞋生产基地,并创造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鞋国和出口国,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以及环保要求趋紧,制鞋产业正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加速转移。宿州市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交界,这里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人力资源丰富,为承接制鞋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宿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看来,“整体承接、产城一体”,正在成为宿州响亮的名片,特别是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的规划建设,为宿州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动力。截至目前,鞋城累计签约项目98个,协议总投资281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50亿元、税收35亿元,吸纳10万多人就业。
宿州制鞋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受到国内外业内专家和企业的广泛关注。论坛期间,宿州副市长罗宏代表宿州市人民政府与参加本届论坛的国(境)内外商会协会有关负责人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欧洲鞋业联盟副主席、意大利北部鞋业协会(意大利鞋业零售商协会)主席马西姆受邀参加了本届高层论坛并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中意两国合作发展制鞋产业的信心。
以质量提升竞争力
当下,企业多年来依赖订单大量增加支撑的低水平数量扩张模式难以为继。因此,从规模扩张转向提高产品性价比、将发展的重点由解决“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客观大势。
在论坛主题报告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结合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集中阐述了宿州市发展制鞋产业的优势以及发展路径。
“宿州市发展鞋业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而且这个优势在未来还会进一步显现。原因在于从鞋业的各种要素的综合成本水平看,宿州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比较优势,特别是比东部地区有优势。从制度和环境方面看,宿州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也是具有优势的。”在张立群看来,将这些优势在今后的发展中进一步做大,是宿州鞋业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每一次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稳定性都比较高。“无论什么危机,人人都要穿鞋”。作为市场稳定性比较高的制鞋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就是要靠过硬的质量。
“质量是重要的、关键的、决定未来成败的生命线。”张立群强调,宿州鞋业的制造,一定要强调一流的品质,要真正从质量、服务和创意入手,使宿州鞋业在国内、国际拥有一流的口碑。这样一个潜移默化的努力,最后会收到丰硕的成果。
以人为本推动产业转移
“我非常赞成宿州选择制鞋这样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中国的经济升级与中西部部分地区承接和继续发展成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主题报告中开宗明义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在梅新育看来,“腾笼换鸟”与巩固传统产业两者之间并非水火不容,在变化的经济环境下,中国制鞋产业又需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实现自己造就长青产业的理想,而且这一转移既是企业与地方,又是企业与劳动者的双重“双赢”选择。
在论坛的总结讲话中,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环保部主任于学军也提到产业转移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宿州鞋业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于学军认为,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有序转移、有效承接,不仅可以推动产业升级,而且可以有效发挥各地优势,实现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形成更有效分工和紧密协同的完整产业结构升级。
“宿州市在推动制鞋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促进产业、城市和人口的良性互动,让一大批新生代产业工人实现‘在园区就业、在城区安家’的梦想。”于学军表示,下一步,将把宿州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打造成为中国制鞋产业转移升级的新中心,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论坛期间,宿州市人民政府相继与意大利(宿州)工业园等14个项目成功签约落户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投资总额达57.8亿元。其中一期10.8平方公里的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分为鞋业生产区、生产配套区、中心商贸区、商住综合区等四大功能区,现有百丽、康奈、东艺、鸿星尔克等98家鞋企及配套企业入驻,已落户企业中,有13家已建成投产,有23家在建,另有12家企业拟近期开工。(本报记者 任奕奕)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