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化企创新驱动转型提速


作者:李军    时间:2013-07-17





“刚刚在机械工业内燃机油品检验评定中心完成的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能够替代柴油的绿色三号新型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烟度排放下降40%以上。目前,我们替代汽油、柴油的新型煤基合成燃料全部开发成功。”7月6日,西安格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齐英翔高兴地告诉记者。

与西安格瑞一样,西安艾姆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成功了新一代全合成高端润滑油基础油。最近,他们在进行中试时,惊喜地发现这种合成润滑油可用作医药、绿色化妆品、生物柴油、食品机械润滑油等添加剂,又申报了5项发明专利。

6月,由陕西延长中立新能源股份公司、长安大学共同完成的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甲醇车用清洁能源关键应用技术,通过了陕西省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在甲醇燃料汽车尾气排放甲醛的检测方法和汽车灵活燃料控制器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高比例甲醇汽油损坏汽车发动机油泵、低温启动困难等多个技术难题也被一一攻克。

记者了解到,不仅这些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领域热潮涌动,陕西国有大型石油和化工企业更是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近年来坚持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和科技支撑型企业转变,科技创新累计投入81亿元,开创油气煤盐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他们开展煤的新型热解、天然气制芳烃、油醇联合制烯烃等数十个创新型技术研发、试验示范项目,逐步走上了创新驱动发展轨道,形成一批高端化工技术和科研成果。延长石油研究院牵头完成了《延长油田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该成果有效解决了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难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2008年1月开始在延长油田股份公司不同区块逐步进行工业化推广应用,至2012年底累计增加原油产量152.16万吨,新增石油可采储量780.2万吨,平均提高采收率5.2%。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围绕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开发煤焦油加氢制清洁燃料油技术,开创煤炭分质利用新路线,目前已拥有两套工业化装置。其中,天元化工公司块煤干馏中低温煤焦油制燃料油年产能50万吨;富油能源科技公司开发的首套年产12万吨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工业化示范装置也已试车成功。

目前,陕煤化集团已完成了煤炭资源分质利用布局,在热解焦、焦油和热解干馏气在线分离、热解焦清洁利用技术研究、煤制化学品、煤基新材料以及节能与环保等方向开展研究。2013年,他们将攻关粉煤中低温热解工业化、提酚工业化示范、煤焦油基石脑油制芳烃技术试验、热解焦清洁应用技术等。

陕西省提出,力争在2015年晋级中等发达省份之列。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他们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为此,陕西出台了《省属国有工业企业(集团)研发投入量化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将企业分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一般企业等三类,明确各级政府财政科技拨款的60%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对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实行量化考核和奖惩制度。

1月,陕西省科技厅与陕西银监局开通全国首条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热线电话,在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随后,陕西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达到1万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的40%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8%,重点企业达到3%以上;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7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30%以上。陕西每年将组织实施100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建设项目、100项新技术开发重点项目、500项重点新产品项目和50项产学研联合开发重大项目。

西安艾姆高分子材料公司一位负责人说,现在陕西锁在“保险柜”没有转化的科研成果多得很,一些很有前途的新技术或被别人控股,或转让到外地,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据了解,截至2012年底,陕西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208家,总数居西北五省第一。虽然科技资源丰富,但陕西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

“陕西工业长期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粗放式增长,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技术改造对工业跨越发展和实现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化工专家、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胡海峰认为,虽然近年来陕西石油和化工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丰硕,但要实现跨越发展目前难度仍然较大。他建议石油企业在提高采收率上下功夫,通过技术进步消化过剩产能,不断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为电子、纺织、石油开采、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配套。(本报记者 李军)

来源:中国化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