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角”城市群互联互通,提速城镇化建设


时间:2013-07-30





  日前,记者来到被称为“中三角桥头堡”的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看到总投资4.1亿元、10车道的湖北大道改造升级工程顺利通车,来往黄(梅)小(池)高速公路的车辆有序通行。

  走进鄂赣皖交界小池镇的中部物流园、小池港、滨江新区,挖掘机挥舞铁臂,运输车来往穿梭,已硬化的8条道路正在绿化、亮化;5000吨级码头也是塔吊高耸、钢架林立;迎浪雄峙的九江长江二桥今年年底前通车……这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缩影,“中三角”正提速新型城镇化建设。

  引领规划

 综合交通示范区覆盖40多个中心城市

  构建城市群,交通需先行。

  去年2月4日,鄂湘赣皖四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签订《推进设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合作意向书》,联手打造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示范区集航空、公路、铁路、水运和管道等为一体,覆盖武汉、长沙、合肥和南昌及其邻近39个中心城市。

  规划引领下,鄂湘赣皖四省交通部门正在力争尽快形成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道干线为支撑,“中心放射、外围成环”的“四纵四横”城市群综合交通格局,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进程,形成向外连接周边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区域经济中心的放射状通道布局,为城市群产业空间集聚、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协作提供“快进快出”、“大进大出”的运输保障。

  为形成互联互通的循环体系,构建“中心城市+卫星城市”的高度一体化格局,鄂湘赣皖四省正着力构筑连接长江中游城市群至周边主要城市群的“3小时高铁交通圈”、城市群内各中心城市间的“2小时城际交通圈”和各自形成中心城市至外围城市的“1小时通勤交通圈”的三个层次交通圈,重点突破综合交通的无缝衔接。

  对接项目

  17条省际“断头路”将陆续打通

  城市群之间的连通,“断头路”是最大的阻碍。为了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去年下半年以来,鄂湘赣皖四省相关部门着力打通省际高速公路“断头路”,做好省际路网规划衔接、省际不停车收费系统、信息互通共享平台等方面。

  截至去年年底,江西奉(新)铜(鼓)高速公路与湖南大(围山)浏(阳)高速公路成功对接,剩余17条省际“断头路”将在“十二五”后三年陆续成功对接。届时,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间的“三小时城际交通圈”将更加通畅,并以交通一体化加速城乡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旅游一体化、环保一体化进程,以武汉、长沙、合肥和南昌四大都市圈及邻近39个中心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会迎来春天。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个更加通畅便捷、转接灵活的立体交通网正在长江中游地区形成。

  先试先行

  交通一体化推进新型城镇化

  区域性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更具有示范性、推动性,中部地区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先行先试很有必要。鄂赣皖交界的小池镇和湖北咸宁、江西九江、湖南岳阳,两个“小三角”应运而生、先行先试。

  得益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小池正建设成省际跨区域合作的“经济特区”和九江江北新型功能区。鄂赣皖三省六方联合畅通九江长江大桥区域,小池镇19公里的城区路网、5公里的湖北大道全面实现升级改造,长江岸线5000吨级现代化码头等项目相继启动,投资60亿元的中部物流园等优质企业陆续入驻。小池正在为引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积蓄能量。

  岳阳、九江、咸宁加快省际主通道建设步伐,确保省际通道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加强省际乡村“断头路”建设,增加“小三角”区域交通网的深度和广度。

  从规划三市铁路到确保三地高速公路全程对接,从鼓励三地运输企业兼并联合到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港口群,从加快三地交通物流信息平台的研发到加大三地在物流运输、抢险救灾、事故处理合作力度,处处活力四射。

  交通一体化的成功试点,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区域规划、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物流市场、教育培训、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对接融合。

来源:中国交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