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转型纵深推进行业效益向好


作者:王云立 马建平    时间:2013-07-31





上半年,江苏石化产业转型升级走向深入,一方面保持了行业平稳适度增长,并继续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以确保后劲;另一方面加快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与置换,以期改善以往偏资源型偏重工业的行业结构。在内外需均不足的情况下,经多方共同努力,行业效益有所回升,呈现出逐步好转迹象,但亏损面依旧在扩大。

——主营业务运行基本平稳,但呈波动增长状态。上半年全省石化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70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国比重同比继续缓慢上升,达到13.8%。全省4453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2%;增速较一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3个百分点。在月度间增长呈现波动的情况下,9个主要大类行业主营业务运营基本保持平稳。其中,增速最快的是化学农药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25.2%和22.4%。

——市场景气度不高,部分主要产品行情低迷。重点监测的56种(类)产品,平均同比增长1.7%,较一季度微升0.1个百分点。同比实现正增长的有28种(类),占50%,其中同比增幅超过10%的有浓硝酸、离子膜烧碱、ABS树脂、人造纤维、石油钻井设备等11种(类);同比下降的有28种,其中降幅超过10%的有硫酸、精甲醇、冰醋酸等9种(类)。

——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较大下滑。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调控影响,行业经济发展速度大幅放缓,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全省石化行业的投资热情,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较大下滑。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1亿元,同比微增3.1%,较上年同期下滑20多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数为852个,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近10个百分点。全省项目投资平均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进出口面临较大压力。今年全省石化行业进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呈现低速波动增长态势。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50.0亿美元,同比略有下滑。其中出口145.7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进口304.3亿美元,同比下降1.2%。

——行业效益有所回升,但亏损面扩大。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低迷,但已呈现出逐步好转的迹象。上半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9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但亏损面继续扩大,亏损额达到50.5亿元。

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秦志强说,江苏上半年石化行业运行状况喜忧参半。因江苏石化行业对外依赖度较高,传统化工比重过大,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加之位居东部沿海腹地,传统行业容易受到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困扰和冲击。而诸如精炼石油产品、精细化工产品、新型化学农药、涂料油墨颜料,以及高端设备制造业等领域,同比增速均高于全行业平均值,则显示了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

“江苏石化行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关键期,产业布局也正在重新作出适当调整,新增石化产能拟向苏北沿海地区转移,产业绿色化、园区化步伐加快,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行业提档升级。但是,江苏石化行业欲稳居全国第一梯队,面临的问题也很多。”秦志强特别指出,江苏下半年及今后产业结构调转过程中还需特别注意几方面工作:

一是对过剩行业再扩能予以严格控制。例如,氯碱、纯碱、氮肥、复合肥、甲醇、传统农药等,坚决抑制重复建设,避免落后产能向苏北沿海地区转移。

二是调整产品出口结构与策略,抑制出口负增长和价格下降。上半年在月均出口额超过2500万美元的10个主要行业中,传统无机化学品、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橡胶制品,以及专用设备4个行业出口额出现负增长和价格下降。出口额方面,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业下滑最大,同比下降21.4%,其次是专用设备和无机化学品制造业,同比分别下滑13.3%和12.9%。出口价格方面,无机化学品下降33.4%,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下降27.8%。

三是尽快遏制亏损面持续扩大势头。上半年全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仅为4.4%,反映出产品附加值仍然不高,总体盈利能力不强的现状。值得注意的是,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而言,利润指标也是忧大于喜,虽然利润总额同比增幅高于全国石化行业3.1个百分点,但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高出全国平均14.8个百分点。这反映出行业资源获取及生产运营成本较高,以及行业结构调整步伐有待加快,转型升级措施实效性有待提升。

据介绍,江苏石化行业下半年及今后的工作思路是,通过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改造传统化工,继续重点纠正行业偏资源偏重工业的不合理结构。主攻新兴产业,特别在合成纤维、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以及有机硅、有机氟等化工新材料及其上游原料、下游制品。

据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初步分析预测,下半年全省石化行业将以稳中求进为主要目标,以调结构、稳增长、推节能、促减排为主要任务。预计2013年行业增速将有所回升,力争全年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约1.8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5%。(本报记者 王云立 特约记者 马建平)

来源:中国化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