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乐清市,电气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乐清电器实现了从简单加工到国际化制造,从默默无名到打造中国名牌,从家庭作坊生产到企业集团发展的巨大跨越,如今已经成为全国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产品种类最齐全的工业电器生产基地,闻名世界的"中国电器之都"。
在乐清电气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中,柳市镇是引导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柳市镇的电气产业发展是乐清电气产业发展的缩影,可以说乐清的电气产业就是伴随着柳市镇电气产业兴起、发展、壮大、转型升级而不断开拓新的局面。
乐清电气自柳市镇起步由无序到有序几经波折
上个世纪,在低压电器产业发展初期,有大量的柳市人分散到全国各地做推销,逐渐形成了一张拥有10万人的庞大销售网络。在做销售的过程中,柳市人发现低压电器特别畅销,于是一部分人回过头来做电气生产,这种以销促产的局面促成了柳市镇低压电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产业开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柳市镇乃至乐清市电气产业低端、无序的发展局面并未因此得到改变。
1990年,柳市镇电器产品深陷质量危机,国家有关部门联合省、市、县各部门组成工作组,在柳市蹲点集中清理,关闭了全镇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部。
柳市镇政府一方面积极整顿低压电器小门市,将质量低劣的门市清出市场,另一方面积极谋划引导民营企业创新管理制度。柳市镇政府以产权为纽带,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终于使本地的电气行业逐步走出了家族企业的狭小天地。
兼并融合"走出去"打造"中国电器之都"
在全国股份合作制蓬勃发展的时期,乐清市的一些企业开始改变初期的"人与人联合",而走向企业与企业的联合。1994年初,正泰集团组合、兼并了一批企业,组建了乐清市柳市镇的第一家企业集团。此后,德力西、天正、新华、长城等一批企业集团相继组建,到如今,全镇企业集团已超过30家。集团的成立,实现了优势互补,改变了低层次水平的重复生产,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发展质量。
在调整企业内部结构的同时,乐清市的一些企业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之路,依托"文化节"等展会,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1年,柳市镇和温州市人民政府、乐清市人民政府一起成功地举办了首届 "中国电器文化节"。2002年春节,柳市又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电器文化节",参展企业达350家,涉及电力电器、建筑电器、家用电器等一千多类两万多个品种,吸引了德国西门子、法国施耐德、芬兰瓦萨控制公司等18家世界知名企业及其中国机构参展。整个展会参展人数达30万人次,规模恢宏,盛况空前。更让柳市人兴奋的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此期间正式命名并派员授予浙江乐清柳市为"中国电器之都"。
对于"中国电器之都"落户乐清,当时乐清市委书记陈棉权说,这是乐清人多年来努力拼搏的结果,也是乐清的骄傲。乐清人凭着"敢为天下先"和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闯荡全国,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使得乐清从一个农业县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以工贸为主的初具现代格局的县级市,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科技创新助产业升级从"制造"走向"智造"
在乐清电气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当地政府通过引导、补助、建立专项基金等方式,依托先进的科技力量,助推乐清电气走向品牌化、智能化。目前,乐清电气产业拥有15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中国品牌产品和14个全国免检产品,是全国知名品牌最多的县级市之一,全市"国"字号产业基地已发展到11个。
乐清工业电气从低压电器起家,现在的乐清工业电气正处于"四世同堂"格局,其中以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为主,而与前三代产品的"机械式"不同,第四代低压电气以智能化、可通信为主要特征,实现电气产品小型化、模块化、组合化和电子化,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乐清市委、市政府为了为了保证电气产业的顺利升级,把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先后引进高校院所共建了中科院上海技术转移中心乐清办事处、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乐清基地、河北工大乐清电气技术研究中心、乐清市河北工业大学电器可靠性实验室、浙江省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如今,作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乐清市科技进步对全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超过50%。
在刚刚过去的6月,浙江省乐清市设立了资金信息化和工业化简称"两化"融合财政专项资金,对"两化"融合技改项目和示范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加快推进浙江省工业电气产业集群"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建设,助推"乐清制造"向"乐清智造"发展。
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乐清市电气产业已成功实现多次转型,面对充满商机、前景无限广阔的未来,乐清电气已经做好准备,将努力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飞跃,为行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来源:中华建筑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