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经济半年报喜忧参半,产业结构存同求异


作者:周芳    时间:2013-08-01





湖北、湖南两中部省份近日发布经济“半年报”,两省齐头并进,双双首次半年突破万亿大关:上半年湖北实现GDP 10949.3亿元,同比增长9.7%。湖南GDP为10921.8亿元,同比增长10%。

  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每个省份都摆脱不了经济下行的负面影响,湖北、湖南两省也不例外,不仅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回落,运行中不确定和制约因素亦较多,“湖北的外贸最忧心,湖南的部分拳头产业出现放缓迹象”。

  叶青认为,下一步,湖北应利用好“岸线资源”,向长江中游黄金水道要效益;湖南工业投资尚不足,仍有较大的产业投资空间。

  致力于中三角产业协作研究的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则建议,在中部四省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背景下,湖北、湖南两省应通过“异质同构”来推动城市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和层次有序的产业链条,进而推进城市群间产业一体化的进程。

  湖北:投资“马车”快跑

  去年同期,湖北省交出的半年增速成绩单达到11.7%。尽管增速有所回落,但从经济总量上看,湖北首次半年突破万亿大关。在这背后是高低错落的各项经济指标,由此也勾勒出目前湖北经济的强短板。

  今年1~6月,湖北省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33.02亿元,同比增长10.7%,较去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

  大宗商品方面,钢铁、水泥这两大湖北传统重点产品出现一低一高的态势。钢材产量上半年下滑11.7%至1609.49万吨,与此同时,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回升,水泥产量则大幅走高。上半年,湖北全省累计生产水泥5071.45万吨,增长9.7%。

  总体来看,上半年,湖北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76.75亿元,增长27.9%。全省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275个,比上年同期增长647个,增长39.7%。

  从数据上分析,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湖北省经济运行的主要驱动力。

  该省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9.11亿元,增长13.1%,较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同期,湖北完成进出口总额156.37亿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93.18亿美元,增幅环比、同比分别回落2.2和3个百分点。

  叶青认为,于正在筑底企稳的湖北经济而言,投资“马车”在一定时期内仍是最倚重的经济拉动力,“下半年要敦促投产项目尽快达产,比如80万吨乙烯项目和神龙汽车三厂等”。

  湖南:不再“煤飞色舞”

  与湖北一样,湖南上半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但部分拳头产业出现放缓迹象。

  湖南省统计局22日午间发布的《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下称《分析》称,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持续疲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湖南规模工业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同期较低水平。

  上半年,全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下降17.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仅增长6.1%,同比分别回落17.6个和27.4个百分点。

  《分析》称,投资不足一方面说明相关行业发展仍不景气,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增长后劲减弱,实体经济好转基础不牢。

  上半年,湖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同比加快1.9个百分点,增速连续5个月维持在26%以上,但细分来看,当地投资项目储备增长有所趋缓。上半年,全省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6.6%,同比回落7.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存同求异

  但湖南的一批新的工业支撑点正在形成,比如汽车、信息产业和消费工业以及高新技术行业均在提速。去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菲亚特、吉利等汽车企业新增产能逐步释放。上半年,全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7%,同比加快12.2个百分点;汽车产量22.92万辆,增长96.7%。

  同样,湖北新的支柱产业亦在形成。上半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3.1%,对全省工业的贡献率达到35.6%,同比提高14.6个百分点;食品加工业的贡献率为18.7%;电子行业贡献率为8.2%;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最快,达16.7%,对全省工业的贡献率提高至4.2%。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产业协作调查报告》显示,根据“两湖”39个工业大类的数据计算省际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得出湖北与湖南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是0.77,可见两省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尽管两省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结构趋同现象,但并没有造成严重的产业同构。在前十位主导产品中,湖北、湖南有5种不同类产品。湖北占全国比重5%以上的工业产品有农业氨磷钾化肥、硫酸、化学农药原药、汽车、纯碱、平板玻璃、房间空气调节器、纱、布、卷烟共10种;湖南占全国比重5%以上的工业产品有卷烟、化学农药原药、农业氨磷钾化肥3种。

  彭智敏认为,产业结构趋同是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础,而趋同中的差异是区域间产业分工与协作的基础,是区域间以产业链为纽带形成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此,应通过“异质同构”来推动包括湖南、湖北在内的中三角城市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和层次有序的产业链条,进而推进三大次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进程。(周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