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是工业生产主阵地,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桥头堡。近日,浙江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省级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各集聚区高标准制定和完善招商目录,高起点设定项目准入门槛并严格落实环保、节约集约等要求。浙江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产业集聚区是浙江省转型升级的主平台,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据介绍,截至目前,浙江省共有14个产业集聚区,是全省经济发展高地,浙江将加快“腾笼换鸟”、“机器替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主导产业
培育主导产业,浙江提出了“新兴”、“先进”四字原则。
强化发展特色,突出主攻方向,这是浙江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基本思想。
目前,浙江的14个产业集聚区地理位置不同,产业基础不一。浙江省提出,按照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原则,结合各地基础和条件,各集聚区要在相关重点产业领域集中优选主导产业,不断提高主导产业集聚度,形成分工明确、各具特色的高端产业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加强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培育和引进,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如何培育主导产业?浙江提出了“新兴”、“先进”四字原则。按照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以国家、省相关产业规划和政策为指导,集中选择部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集聚区发展的主攻方向。浙江经信委负责人说,各集聚区要在推动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主平台作用,优先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建设大项目,加快形成以集聚区为主体的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
培育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优秀人才是支撑。企业是集聚区的基本单元,为此,浙江省政府及产业主管部门要求,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支持集聚区发展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加快培育和孵化科技型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优先支持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对集聚区内企业申报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优先给予立项和配套支持。支持企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培育一批高技术含量的名牌产品。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央企、浙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对关键要素和重要环节给予支持。
人才方面,则是支持集聚区依托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区域研发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形成梯队合作的创新团队。鼓励集聚区内各类企业创新平台与高等院校建立人才互动培养机制,率先成为青年科学家培养基地。支持企业加快引进和培养创新领军人才、研发骨干、高技能人才,鼓励人才中介机构做好集聚区人才对接工作。对集聚区内符合条件的创新人才,优先入选省特级专家、“151人才工程”等。推进企业家技术创新战略能力提升,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家,支持其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优化产业环境
推进产业升级,浙江提出优化集聚区产业环境的“三板斧”。
为尽快推进产业升级,浙江提出优化集聚区产业环境的“三板斧”。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在集聚区布局多种形式的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信息咨询等服务。优先在集聚区布局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等服务功能向集聚区延伸。支持集聚区内相关单位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省级区域性、行业性创新服务平台,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公共科技创新服务。优先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创新型企业申报建立国家级创新载体。
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以扩大有效投资为着力点,重点加强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创新载体等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强化用地用海保障,在省下达集聚区所在县市、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对相关集聚区予以单列;对已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的重大项目,落实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指标奖励措施,优先支持建设用海指标需求。加大集聚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落实有关财税优惠政策;加强金融机构与集聚区的对接联系,积极吸引上市公司或其控股母公司参与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或重点产业项目的投资。建立环境容量调剂机制,在确保实现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对集聚区建设项目予以重点倾斜。按照“目标统一、有效整合、渠道不变、资金不少”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整合各类专项用于支持集聚区发展的政策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支持效应。
切实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全面推进“机器替人”。严格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行差别电价、水价政策,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管理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单位资源产出为评价依据,建立健全“腾笼换鸟”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搬迁改造、原地转型升级或兼并重组,鼓励各地“集中收储”工业用地,支持产业合理梯度转移。(作者:哲一)
来源:中国电子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