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力避“一煤独大”经济结构


时间:2013-08-14





  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在资源性产品需求全面萎缩的不利局面下,煤炭大省山西摆脱了资源型经济的“惯性颓势”,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上半年全省GDP增长9%,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

  60多年来,山西累计产煤130亿吨,外调90亿吨。“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使山西在历次金融危机中遭受“过山车”式的下跌,1999年出现负增长,2009年全年增长5.5%,成为全国唯一增速没有达8%的省份。

  去年以来,煤炭综合价格从2011年的656元下跌到今年6月的450元,下降200多元,下降幅度达31%。然而,山西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为,发展逐步摆脱剧烈波动的态势,更加趋于平稳和缓,得益于“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转型战略。

  近年来山西把全省119个县(市、区)划分成4个类型,围绕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民生改善和资源环境进行同比考核,打破了唯GDP论英雄的政绩机制,有效促进了各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立足煤、巩固煤、延伸煤、超越煤,山西把发展煤基高端产业链作为煤炭行业的主要转型路径。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后,全省煤矿数量减少一半多,形成4个亿吨级、3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集团,晋北动力煤、晋西炼焦煤和晋东南无烟煤三大基地逐步成型。整合后的煤炭企业依托三大基地大力发展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产业集群。大型煤矿集团以资源、资本为纽带与上下游关联产业携手联姻,实现低成本扩张和“强强联合”,潞安与天脊、阳煤与太化、晋煤与太原煤气化的重组形成极具优势的煤化工产业链,20多家中央、地方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实施煤电联营或推进煤电一体化,形成效益互补、风险共担的煤电产业链,同时,企业向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拓展。上半年,山西省属五大煤矿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000多亿元,非煤收入占4100多亿元。

  资源型经济转型必须突破“资源依赖”。在发展煤基新兴产业的同时,山西超常规发展非煤基新兴产业,各地各行业不断创新发展路径。3个云计算项目加快推进,低热值发电、光伏玻璃、超轻型直升机、无人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

  “煤炭金融”取得长足进展,煤炭交易中心全面上线交易,发布中国首个主产地煤炭交易价格指数。全省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从2009年的35.1%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47.8%,装备制造业、食品、纺织等非煤业产业上半年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弥补了煤炭收入的下滑缺口。

  长期以来,资源型经济“抽水机”效应使大量社会资本、人才要素沉淀到煤炭行业。山西利用本轮煤炭市场下行形成的倒逼机制,鼓励企业依托技术革新实现升级提质,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和加快民间投资,以突破资源依赖路径。今年,山西先后出台27条中小微企业支持措施,实施《山西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十二五”规划》,从规划、土地、金融等方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今年全省新创办小微企业1.72万户,上半年山西民间投资快于上年同期近9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来源:中电新闻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