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自行车零部件行业具有产业集聚优势,技术也已成熟,基本能符合客户的不同质量要求,一旦突破高端产品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
慈溪,被誉为家电之都、轻纺基地、打火机世界和轴承王国,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聚集了300多家自行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出口的有近百家,每年向全球各地输出自行车变速器、握把、飞轮、刹车器等十余个系列产品。今年上半年,慈溪自行车出口企业创造出自行车整车及零部件出口额的历史新高。据宁波慈溪检验检疫局数据统计,1月至7月慈溪地区累计出口自行车及零部件6393批,货值金额突破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2%和23.7%,这似乎传递出在不断变换的国际市场上慈溪企业成功突围的强力信号。
成本优势起步
据了解,慈溪自行车零部件行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有出口企业近100家,主要分布在慈溪胜山镇、新浦镇、杭州湾新区等地。其中,胜山镇作为产业早期发源地,汇聚了日骋、赛冠等老牌企业,在经历市场一系列的优胜劣汰后,该镇至今仍有30多家生产企业,其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远销美国、德国、日本、巴西、土耳其、保加利亚、韩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和很多行业一样,胜山镇成为自行车零部件企业集聚地,离不开领头羊“摸着石头过河”,这其中资格最老的是成立于1991年的宁波日骋工贸有限公司。据介绍,日骋当时主要为广东、天津等地一些国有企业配套生产自行车外变速传动系统零部件,而现在已逐步扩展到拨链器、变速飞轮、曲柄链轮、刹车器组件4大系列几十大类共计400多个品种,去年销售额高达1.7亿元。
“行业刚起步时,企业少,且以家庭作坊形式存在,我们主要依靠复制和模仿进行生产。”宁波力盟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也是该行业的较早进入者,公司生管部经理高国干见证了公司成立以来行业的种种变迁,回顾十多年前,他告诉笔者,当时国内市场需求量少,要求低,只要满足基本功能就行,国外市场则依照客户提供的设计进行生产。这一点,日骋总经理徐明强也表示赞同:“当时我们只做样子,不做品牌。”
模仿和复制是产业初期众多企业的唯一选择,这和行业发展形态、市场需求、企业生产能力等不无关系,而当时国有企业转制,促使大量便宜劳动力涌入,再加上生产成本低,自行车零部件生产存在明显的价格优势,产品十分畅销,加速了企业的集中发展壮大,也使胜山镇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拥有了齐全的行业配套,产业发展逐渐成型。
转型迫在眉睫
慈溪检验检疫局轻工产品检测中心相关人士告诉笔者,这些年来,虽然国际环境基本没有大变化,但因人力、原材料等成本上涨,慈溪自行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有所减弱,可能会逐步被越南、印度等国家赶上,而且一些国家如欧盟、巴西对中国企业进行反倾销,给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依靠“成本优势”给了自行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一个进入和扩大市场的机会,但消费者开始更加注重产品品质,慈溪企业与时俱进,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规划。
“经济的发展使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骑车健身,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我们通过依赖老客户,根据要求改进产品,创新外观设计,瞄准骑行文化的潜在消费力。”高国干告诉笔者。据悉,力盟致力于开发POWER自主品牌,目前已拥有多项新产品专利,如把套、转把、控制器等,其主要生产部件刹车器,日生产量可达到5万件。
借助国内外行业知名展会推介自主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企业品牌建设上的重要一步。徐明强告诉笔者,原来企业以OEM贴牌生产为主,现在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品牌建设。“我们在打响‘日骋SUNRUN’品牌过程中,也会借助《中国自行车》、台湾杂志等进行宣传,将来还要加强国外的推广。”
突围中高端路线
现在,日骋生产的自行车零配件在国内外市场上基本实现自主品牌全覆盖,这些产品凭借性能、品质的优势,价格高出市场普通产品的15%左右,仍然供不应求,这除了归功于品牌化运作外,和企业采取中高端路线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密切相关。
“台湾年产500万辆自行车的价值可以超过内陆5000万辆的价值;配了喜马诺的车价值会得到巨大提升……”徐明强介绍,台湾、日本都是自行车配件生产基地,在全球地位显著,尤其是日本的喜马诺,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也是高端路线的代表,它的变速系统生产量全球最大,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是企业学习的榜样,“中高端路线就是我们现在的目标。”
据悉,日骋目前把中高端路线重点放在山地车传动系统的生产上,将以轻合金替代钢制品,生产由前拨、后拨、控制系统组成的功能系统组合,同时还将投入2000万元用于自动设备的更换、场地搬迁等,此外通过ERP管理流程和精简人员的方式进行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徐明强的目标是3年内将生产产值翻一番。
现在,占据全市出口额40%的顺峰、力盟、新宝、日骋、赛冠等前10家企业基本实现以自主品牌出口,产品不仅为国内知名自行车生产企业配套,还出口到南美、欧洲、中东等地区,为多个国家的著名品牌配套。除日骋、顺峰、力盟等定位中高端市场外,一些中小型生产企业也在逐步意识到自主品牌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加强品牌运作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走出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向中高端市场进发。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