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地方特色实现集群发展,吉林化工园区谋求再升级


作者:赵淑玲    时间:2013-08-21





8月12日,记者在吉林化工园区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各种挖掘机、吊装机、运输车辆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作业,机械的轰鸣声,在空中回荡,一派繁忙景象。

园区负责人谢忠宝介绍,由中油吉化炼油增产丙烯、林德制氢、赢创年产25万吨双氧水、吉神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聚源化工聚醚和接枝聚醚、双福聚氨酯保温装饰板等项目构成的丙烯产业链项目群正在加紧建设中。

据了解,该项目依托吉林石化丙烯资源,以及中国一汽汽车市场,最终将通过汽车零部件项目与汽车产业衔接,从而加快推进吉林省化工、汽车两大支柱产业配套融合。丙烯产业链核心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新增工业产值150亿~200亿元,同时,可拉动下游产业链新增50亿~60亿元的产值,为吉林化工园区实现“两个千亿级”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实,这仅是吉林省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实施园区发展的系列举措之一。近年来,吉林省以培育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为重点,全面加强特色工业园区在承载增量、集聚企业、龙头带动、产业衍生等四方面的能力建设,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全面升级。

长春生物化工产业园围绕吉林省丰富的玉米资源以及长春大成集团发展玉米产业链。

长春大成集团总工程师褚腊林介绍说,依托该企业,园区以玉米、玉米秸秆等优势资源为主要原料,以植物化工醇项目为核心,以生物制造、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医药、生物能源为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植物化工醇和下游的生物聚酯、生物塑料、生物化学品及相关配套产业,打通植物化工醇与汽车、轨道客车、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的通道,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集群,构筑生物产业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配套的格局,最终达到年加工生物质原料1000万吨、工业产值达千亿元的全球最大生物产业基地。

“目前园区玉米加工产业链条初具规模,产品覆盖淀粉糖、芽糊精、结晶糖、赖氨酸、多元醇、生化饲料、复合肥料等,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园区负责人自豪地说。

吉林省公吉新能源产业园区也依托当地丰富资源正在加速发展。据了解,该园区拥有油页岩总资源量10.6亿吨、保有储量5.8亿吨,目前拥有吉林成大弘晟能源有限公司、桦甸市丰泰油页岩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桦甸市北台子油页岩开发有限公司和三宝能源开发公司等企业。在生物质综合利用方面,武汉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已在桦甸市投资兴建生物质发电项目,并计划建设生物质合成油项目。

“重点围绕页岩油下游产品开发、生物质新能源综合开发及相关配套产业引进项目,打造百万吨级页岩油及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基地,力争‘十二五’末实现由能源粗加工向精细化工的产业升级。”园区负责人表示。

其中,辽宁成大和山东能源的页岩油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年加工页岩油30万吨,年产6万吨石脑油、20万吨优质汽柴油,产值20亿元,利税6亿元。

此外,园区利用页岩灰渣为主要原料生产的A级防火发泡陶瓷保温板,将有效提高页岩灰渣的综合利用率,实现原料油页岩的综合利用。达产后,年可生产60万立方米轻质A级防火发泡陶瓷保温板。

园区内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项目也在加紧实施。项目重点包括建设100万亩能源林基地、装机容量为2台30MW的生物质能发电厂、生物质液体燃料深加工工厂和一个有机肥厂。公司总经理陈玉龙介绍说,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发电4.5亿千瓦时,生产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20万吨及有机肥50万吨。

另外,依托技术优势,吉林还正加快碳纤维产业园区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目前已形成了研发创新能力强、综合生产能力大、产品品种及规格多、上下游配套衔接的碳纤维产业园区,从事碳纤维及碳纤维制品生产企业发展到10多家。

吉林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徐有吉说,我们重点围绕碳纤维产业链缺失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在下游产品方面,正在积极引进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电缆芯材、碳纤维汽车零部件、碳纤维体育休闲用品等碳纤维制品生产企业,使碳纤维产业园区呈现出集群式发展态势。

此外,吉林碳谷碳纤维有限公司、中钢集团江城碳纤维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还建立了开放式研发机构,并从今年开始着手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配套合理的碳纤维公共服务平台,全力引进和培养碳纤维产业人才,推动碳纤维产业园区加快发展。

“今后将进一步扩大碳纤维生产能力。到2015年,碳纤维产业园区年产碳纤维原丝和碳纤维的能力将分别达到2.6万吨和5000吨,年产值将实现100亿元;到2020年,碳纤维产业园区年产碳纤维原丝和碳纤维的能力将分别达到3万吨和1万吨。园区内将形成碳纤维研发、生产、技术创新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碳纤维的年产值可实现3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碳纤维材料生产园区。”

来源:中国化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