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区域经济时代”新特征分析探讨


时间:2013-09-04





“我们民资也很想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寻找自己的机会。”在日前举行的2013年国内优势企业“看上海、促转型、谋发展”主题活动中,不止一家国内民企的负责人对记者这样说。

  上海也已明确表示,上海需要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支持更多源自草根经济的优秀民营企业“脱颖而出”。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对这一“信号”十分感兴趣:中国已进入区域经济时代,必然会有新一轮的开放。如果“对内”与“对外”两个轮子一起转,“这个活力就大了”。

  内资流动性在增强

  在一些专家的回顾中,过去一提到“开放”,国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其实,开放更完整的含义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互动。

  如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等区域规划相继出台,一体化是其中的基本走向,而背后的实质是冲破地域障碍,在开放中形成统一市场体系,在梯度的流动性中实现转型。在这里面,内资的“开放身影”不断地明晰化。

  像上海这样传统以国资和外资为主导的中心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其区域开放度对于内资的吸引力也在不断上升。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企业服务处处长俞斌说,到去年为止,外省市单位和自然人来沪设立控股或相对控股企业存量数已接近50万户,注册资本总额近2万亿元。在上海去年私营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纳税百强榜中,各地在沪企业占了近一半。“在区域一体化的推力下,内资流动性在增强”。

  从“单向”流动到“双向”流动

  过去,对内开放的“瓶颈”在于要素流向的“单向性”。资金、人才等要素基本都是“内地流向沿海、周边流向中心”。但现在,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用徐长乐的话来说,就是“跷跷板”正在寻找新的平衡。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内地经济正在崛起,劳动力相应也在重新布局。合理的“倒流”和“回流”,其实更有利于平衡地“流出”。国内的对内开放,终于出现了久盼的“双向流动”的开放格局。这是最有利的一个基础条件。

  在长三角地区,这个“双向性”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上海市合作交流办相关负责人说,双向开放,就是有进有出。不少规模大、行业地位领先、与外资和国际市场有联动效应的大型民企,已把总部放在上海,在上海的转型中实现企业自身的提升。与此同时,上海通过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园区共建”,实现产业合理的梯度分布和互动。

  相关专家认为,“双向开放”是对内开放的一个更高阶段,更为市场化,也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消除壁垒打造“区域经济时代”

  一批专家对于中国进入“区域经济时代”的新特征,十分看重,认为值得加大研究的力度。打破传统的“行政区”经济,首先站上一体化的区域平台,然后以区域为单位进行互动融合,才能最终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

  “消除壁垒,才有活力之源。”徐长乐对记者说。目前,国内城际、省际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了,公路、铁路等等的硬件环境更有利于要素的流动。“最难啃的骨头”还是体制机制和政策上的一些遗留下来的阻碍。有专家列举了有待突破的一些“互通软件”上的难点,其中包括户籍制度、税收安排、医疗和社保等方面。长三角在医保异地结算、园区共建中的税收分成等难题上已做了有益的探索。

  开放的本质就是共赢。对内和对外两个轮子一起转起来,互相融合而不是互相“挤出”;要素有进有出,各得其所,互相得益,才会有可持续的动力。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