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向千亿元冲刺


作者:王富荣    时间:2013-09-09





  近年来,广西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打造“北部湾硅谷”的宏伟蓝图正在变成现实。2012年,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了500亿元,比2006年的25.6亿元、2008年的76亿元,分别增长了18.5倍和5.6倍,预计到2015年有望突破千亿元。

  冲刺千亿元目标

  北海市按照“品牌引领、产业成链、集约发展、要素集聚、资源共享、区城同建”的思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爆发式发展,创造了令人震惊的“北部湾速度”,其产业规模和发展态势,标志着北海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目前,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了计算机整机及零部件、光电显示、电力电子、电子元件及其组件、小家电等“五大板块”,为打造千亿元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过程中,北海采取两手抓的战略,一手抓园区建设,一手抓龙头企业。

  北海市利用上世纪90年代建立的北海工业园区、北海出口加工区和北海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三大园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对园区的功能进行优化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在园区布局上呈现“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北海工业园区,是内销与外销并举的综合性园区,以布局大型生产性企业为主;北海出口加工区,主打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主要布局出口型企业;广西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则突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同时,北海市在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创建了“园中园”的发展模式。即在工业园区内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独立园区,实行独立管理和自主招商引资,工业园区为独立园区提供必要的服务,独立园区根据工业园区的规划和要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2011年12月7日,朗科集团开工建设国际存储科技产业园;2011年12月30日,三诺集团开工建设“北海三诺高新科技园”;2013年6月17日,深圳惠科集团开工建设“惠科电子北海科技产业园”。“园中园”的发展模式调动了龙头企业的积极性,加快了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及建设投产的速度,不断催生出“北部湾奇迹”。

  北海市共有电子信息企业220家,仅中电产业园就入驻企业81家。中国电子、日本三洋、国钰富士康、景光电子、冠捷科技、朗科、三诺、长城、永昶、六禾、光宝等国内外知名电子企业已抢滩登陆北海,逐成扎堆之势,显现出强大的集聚发展效应。

  实现弯道超车

  北海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成效是显著的,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但客观地看,产业的整体实力还很弱,产业发展的基础还不扎实,产业链的配套还不够完善,生产经营成本偏高,人才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作用,着力提升北海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经营规模和国际化运营水平。

  北海要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运营逐步深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转型和飞速发展的重大机遇,紧盯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抢占全国乃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制高点,通过高端定位,抢占发展先机,推动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赶超发展。

  北海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起步的,这对于后发展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在产业发展初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但仅仅按照“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发展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飞速发展的格局下,北海的“北部湾硅谷”将永远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因此,北海在继续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还应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增值服务、新一代空间信息等新兴业态,在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家庭、高端消费电子产品等高端环节上下工夫,建立产业链完整、集聚度高、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端新型产业群,促进产业向高端新型化发展。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给弯道超车带来机遇。生产性服务业是支配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战略产业。目前北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相当滞后,已成为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北海要抓住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转移和广西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机遇,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现代运输业、现代金融保险业、科技信息服务业等五大产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研发设计、信息咨询、融资担保、物流配送、检验检测、节能环保、职业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业态,探索生产性服务业与电子信息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委北海市无线电管理处 王富荣)

来源:中国电子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