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物流业结构、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上半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3211.58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3.4%,较2023年底下降0.1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构成中,运输费用占比52.6%,较2023年底下降0.4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占比35.1%,上升0.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占比12.3%,上升0.1个百分点。
物流成本下降得益于货运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全省完成公路货运量12.8亿吨、货物周转量1833.9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3.2%和1.9%;完成水路货运量7.7亿吨、货物周转量3744.8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9%和7.0%;完成机场货邮吞吐量7.3万吨,同比增长20.3%。运输结构持续优化,水路货运量占比36.9%,较2023年年底提升0.42个百分点。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成效显著,以水路集装箱方式运输汽车29.9万辆,同比增长48%。
上半年,物流枢纽能级持续提升。芜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获批,至此我省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部提前获批,总数居全国第2位。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3451.8万吨,同比增长7.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1.9万标箱,同比增长15.5%。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累计发运502列,共计41056标箱,覆盖范围扩大至18个国家、147个国际站点。(记者 王弘毅)
转自:安徽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