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主领航 陕西发力35个重点产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12





  近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举办新闻发布会,针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有关情况做了详细的解读。


  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底,陕西省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


  “为推动《意见》落实落细,陕西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方案》,主要聚焦《意见》明确的工业领域重点产业方向,提出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5方面重点任务,夯实目标责任、健全保障机制、用足政策措施,以推动产业发展做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新波在会上表示。


  以34条重点产业链为抓手落实“五项任务”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以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钢铁深加工、纺织服装、乳制品、富硒产品、白酒产业链为抓手。


  黄新波介绍,《方案》第一部分是总体思路和目标。总体思路是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制造强省的关键任务,《方案》主要聚焦《意见》明确的35个工业领域重点产业方向,提出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5项重点任务,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夯实目标责任、健全保障机制、用足政策措施,以重点产业链为抓手,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以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关于目标,我们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等几个维度,明确了2025、2027年量化指标,同时展望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黄新波表示。


  “以34条重点产业链为抓手,重点落实'五项任务'。”黄新波表示。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以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钢铁深加工、纺织服装、乳制品、富硒产品、白酒产业链为抓手,到2025年,6条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


  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气、新型电力工业、现代化工产业链为抓手,到2025年,4条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1000亿元。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乘用车(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14条新兴产业链为抓手,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达到18500亿元。


  开辟新领域新赛道,要以光子、氢能、无人机等产业链为抓手,到2025年,9条产业链总产值达到3200亿元。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就是拓展软件和信息技术、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化服务,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3000亿元。


  提出“七个强化”制定20项具体举措


  陕西提出“七个强化”,并制定了20项具体举措,既有之前实施效果较好继续沿用的,也有在原有措施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的,还有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拟实施的新政策。


  “力争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50%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力争到2025年,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园区15个,超100亿元的园区50个。”“力争到2025年,推广2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建设3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000家。”


  “我们提出了'七个强化',并制定了20项具体举措,其中有的是之前实施效果较好继续沿用,有的是在原有措施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还有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拟实施的新政策。”黄新波介绍说。


  强化链主企业领航作用。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链主企业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对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且年度配套额显著提升的链主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发挥链主企业集聚带动作用。鼓励链主企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发起成立服务于产业集群建设的第三方组织,对首次认定的给予支持。推动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协同发展。对带动明显的链主企业和首次纳入链主企业供应目录的配套企业给予支持。


  强化“链长制”工作机制。链长高位统筹推动。由省级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以“链长制”推进产业链加快发展,助推重点产业链提质增效。夯实工作专班责任。各重点产业链省级责任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聚焦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落实。推动市(区)协同发展。各市(区)积极承接省级重点产业链,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实际做好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


  强化产业平台创新赋能。激励各类平台协同创新。积极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西安“双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拓面提质增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力争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50%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加快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实施县域工业园区提升行动,对不同档次的园区实施差异化政策支持。加强省级高新区“以升促建”,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区和省级高新区给予支持。力争到2025年,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园区15个,超100亿元的园区50个。强化数智赋能绿色转型。促进数智深度融合。实施“数字产业、平台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产业大脑”等五大工程。加大对“上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贯标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支持力度。力争到2025年,推广2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建设3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示范和绿色制造引领工程,推动工业固体废物高水平利用以及新兴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给予支持。


  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推动企业培优提质扩量。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给予奖补,对新增、净增规上企业给予奖励,对首次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给予奖励。力争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000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开展省属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落实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政策。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共享产能资源。


  强化政策支撑和资源要素供给。发挥财税金融政策效能。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发挥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实施“十行千亿惠万企”融资专项行动。提升资源保障水平。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各市县新增土地指标用于工业项目比例不低于25%,省级以上开发区新供应工业用地中标准地不低于80%。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实施三秦英才引进计划和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给予入选者(团队)生活资助、科研经费补助等特殊支持。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开展重点产业链职业技能竞赛。


  强化工作保障。健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发挥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作用,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关工作。建立完善统计监测制度。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统计监测制度和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统计指标体系。完善安全风险防范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守牢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底线。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聚焦重点产业链,从专班工作成效、链长统筹推进、链主企业带动以及各市(区)任务承接等维度,开展年度综合评价。


  “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把'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深入推进《方案》落地落实,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陕西工业走上'量''质'齐飞的新型工业化之路。”黄新波表示。(记者 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