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持续飞涨 工业大省山东如何应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7-24





  2021年上半年,各种大宗商品价格一路飞涨。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必向下游传导,成本的高企必然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的增加。对于工业大省山东,其影响似乎更为严重。


  7月21日下午,在山东省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高方介绍了山工业大省山东如何应对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所显现,今年前几个月上涨加剧,从我们前期监测情况看,有些产品甚至一个月涨价超过20%。”高方分析,这轮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境外国家疫情冲击供给收缩和量化宽松经济政策刺激双重因素影响,再叠加经济持续恢复带来的需求回升拉动影响。


  山东是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钢铁、有色、化工等初加工产品、中间产品体量较大。


  这使得原材料价格上涨初期,对山东省工业增长带来一定拉动;但随着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特别是国际大宗商品如原油、铁矿石、铝矾土等价格持续输入性上涨,由于产业链价格传导慢、不同步,导致产成品涨价幅度不及原材料,严重挤压了下游制造业利润空间,议价能力弱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


  高方介绍,山东工信厅一是抓产业链协同,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前期,山东围绕9个重点产业、42条关键产业链建立了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下一步,将着力打造产业链(供应链)联盟,分行业打通上下游对接渠道,帮助企业共享原材料采购、市场销售等渠道,抱团稳定供销体系和原材料价格,降低市场风险。同时,引导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条,“自对冲”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同时,山东将抓供需精准对接,不断化解压力。正所谓有市场,才能有效化解价格上涨压力。高方表示,今年,山东以消费品行业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山东制造·网行天下”对接活动,建立省内企业与流通渠道、电商平台常态化对接机制,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目前已在济南、临沂、淄博等市举办线下采销对接会、直播订货会5场,优选300家优质企业参加云展会,连续展销21天,推动供需双方线上携手、线下对接、在线交易,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三是抓创新能力提升,提高市场竞争力。改进和提升生产技术,才能从根本降低企业成本。从今年初,山东工信、科技、教育三部门联合建立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合力提升山东省企业创新能力。山东将充分发挥这一机制作用,在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帮助更多企业改进技术,降低原材料成本占比。


  近两个月,国内重点工业品价格开始触顶回落,温和回调。6月份,山东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2%,较5月回落0.5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增长11.5%,与5月持平,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的“剪刀差”有所缩小。调度的125种主要工业品与上月相比,有85种持平或下跌,较上月增加46种。钢铁、电解铝、农副食品、塑料、橡胶、造纸及部分化工产品,价格环比均有回落。但总体看,目前主要工业品价格仍处历史高位,短期内压力仍将存在。


  高方预计,下半年,山东省乃至全国主要工业品价格会进一步回落,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重塑、制造业稳定发展,仍将是主旋律。


  转自:经济观察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安徽出台“十三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为抓好原材料工业,近日发布的《安徽省“十三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传统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主要行业产能利用率不低于8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5%以上,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以上
    2017-07-13
  • 陕西新材料产业占原材料工业总产值两成以上

    2017年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450亿元,已经占到当地原材料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陕西原材料工业体系正由能源为主,转变为以新材料为引领、非能产业为主体。
    2018-05-22
  • 山东明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记者15日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山东印发了《山东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措施》,明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性质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2017-12-16
  • 山东港口一季度逆势“双增长”

    山东港口一季度逆势“双增长”

    2020年一季度,山东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 4亿吨,同比增长5 1%;完成集装箱714万标箱,同比增长4 0%,在疫情影响的不利形势下实现了难能可贵的“双增长”。
    2020-04-1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