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布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提出,到2035年,力争全省各类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5.2万亿元,建成一批服务精准化、产城融合度高的现代化智慧园区。
《规划》的一大突破在于,提出按照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促进全省开发区发挥优势差别化发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认为,《规划》从全省层面关注开发区规划发展问题,其中有3个显著特点:其一,根据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的不同特点,强调促进开发区发挥优势差别化发展,通过开发区支撑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其二,突出广深集聚科创资源,坚持全球化理念,坚持融入全球产业链条;其三,突出产业链功能,有助于全省形成从高端研发到大规模生产和仓储的产业配套体系。
开发区集聚效应强经济火车头作用突出
根据2018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广东共有32家国家级开发区和100家省级开发区被纳入目录,总面积达935平方公里,此外还有一批产业转移工业园等。
“正是由于开发区的经济增量,广东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才格外耀眼。”曲建认为,广东的3个经济特区和上百个开发区扮演着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产业升级优化调整的龙头作用,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从相对封闭到全面开放的试验田。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将开发区对广东经济发展概括为4个效应:资本、劳动、信息、土地、人才、数据等资源集聚形成的规模效应;大规模利用外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示范效应;聚集研发企业的科技创新效应;促进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效应。
在充分肯定开发区对广东经济作用的同时,《规划》认为,广东的开发区存在总体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挑战。
“要利用《规划》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在加强功能划分、推进生产模式重组,保障产业链安全方面有所作为。”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张艺表示。
畅通区域要素流通实现差别化发展
在《规划》中,“开发区协调发展格局”被摆在重要位置。对全省纳入规划的156个开发区,如何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实现差别化发展,是《规划》的重中之重。
《规划》提出,突出珠三角开发区在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推动粤东粤西开发区建成全省产业发展主战场,推动粤北开发区实现绿色发展。
“就和建设都市圈一样,是要打破行政区划边界的束缚,发挥核心城市带动周边大城市、中小城镇和乡村建设。”陈鸿宇表示,开发区建设应打破藩篱,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
《规划》提出,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的开发区转型升级为以创新驱动、全球资源配置为特色的高端发展平台。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小云认为,应通过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制度创新,推动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加强与港澳的联系,建立全面开放、新型的经济体系。
“谁能抓住要素有效配置谁就能引领发展。”曲建举例说,旧金山湾区由数十个城市组成,但是生活在其中不会感到城市之间的界限和差异,但在珠三角,广深佛莞等城市之间的界限仍很分明,经济要素高度集中在广州、深圳,如果能以开发区作为管理体制创新突破的抓手,可以推动要素在更大范围实现高效配置。
《规划》还提出,打造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重大产业集聚发展平台,探索北部生态发展区开发区绿色发展新路径。
张艺认为,依据全省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特点,在产业结构、效率效益、功能分工等推动开发区优化布局发展;还应增加开发区的功能配置,推动汕头、湛江等城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力度。
推动园区平台升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记者梳理发现,“创新”“升级”“开放”是《规划》中频次较高的3个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在《规划》中各章节均有所体现。例如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方面,专门提出“建立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推动通信网络设施IPv6升级,珠三角地区开发区全面启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推动建设现代化智慧园区等。
“开发区一直是高新产业的诞生地,启动‘新基建’将为新的产业内容植入需求。”曲建认为,这可以促进开发区的产品与国际保持同步,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都集中在开发区,“新基建”将在增加市场容量等方面发挥作用。
根据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同,曲建将开发区分为四代:第一代开发区只有生产功能,第二代拥有生产、生活和娱乐功能,第三代的产业园区实现从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第四代产业园区则聚集知识密集型产业,最大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融合。
“广东的开发区,很多还属于第一和第二代,深圳等少数地方正在建设第四代园区。”曲建认为,应推动开发区由土地开发为主向增值服务为主转变,推动园区产业从单一生产向产业全链条转型。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平台落实“六稳”“六保”同样引人关注。
“开发区集中了全省实体经济的主要市场主体,保住开发区市场主体就保住了全省市场主体的主要部分。”陈鸿宇认为,抓好开发区企业的复工复产,就能保住就业,稳定供应链和产业链。
从长远目标看,《规划》提出,到2035年,建成一批服务精准化、产城融合度高的现代化智慧园区。
曲建表示,广东156个开发区应推进升级换代,为新产业做好平台服务,应推进制度创新,以尽可能低的运行成本、尽可能高的服务效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记者 王彪 实习生 原萧晴)
转自:南方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