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汇聚侨资源、共铸新时代”为主题的广东省第八届粤东侨博会日前在广东汕尾举行,在招商引智对接会上,5个重大人才合作项目和11个重大投资项目现场签约,其中投资项目总投资额为363.7亿元,涵盖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电力能源、商贸物流等领域,一批大项目带动汕尾加速融入大湾区。
高耸入云的起重机一字排开,巨大的吊臂起起落落,货车忙碌地来回穿梭,在汕尾高新区红草产业园、海丰生态科技城、陆河新河工业园、陆丰海工装备基地和陆丰产业转移工业园,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粤东西北地区最靠近粤港澳大湾区的东岸沿海城市汕尾,以“建设沿海经济带的靓丽明珠”为目标,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省构建“一核(珠三角核心区)一带(沿海经济带)一区(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以及深圳全面对口帮扶和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等多重机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融湾强带”战略,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深圳对口帮扶下,汕尾紧紧扭住产业共建这个“牛鼻子”,创造性地推出了“深圳总部+汕尾基地”“汕尾研发+汕尾生产”“政府投资+企业生产”三种产业共建模式。2015年11月5日,比亚迪公司与汕尾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4月16日,工业园区生产的首台电动大巴下线。从签约到生产出第一台大巴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创造了产业共建的“深汕速度”。随着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研发、生产、销售、配套产业链。2017年园区实现产值约42亿元,2018年上升至118.2亿元。
在沿海,随着宝丽华甲湖湾电厂并网发电,汕尾海上风电开发和海洋工程基地建设也按下了“快进键”。短短一年时间,中广核新能源与明阳、中天、长风、海力等多个企业联手发力,共同推进2500亩海洋工程基地规划建设,并通过“龙头”吸聚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竞相入驻,撬动建设500万千瓦容量海上风电项目千亿元投资。汕尾产业集聚发展的“海上路线图”越来越清晰,粤东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初具雏形。
汕尾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推进产业共建,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共建的重要载体来抓,着力做好“融湾”和“强带”两篇文章。汕尾先后制定出台了《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10多个产业发展扶持引导性政策和“实体经济新十条”,推出58项政策措施,2018年为企业新减负约15亿元。同时,出台“促进就业九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2017年以来,全市4个产业园区在加快推进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设立市投资促进局和8个专业招商分局,在北上广深设立4个招商中心,乡贤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并举,由一把手带队主动登门拜访企业,开展点对点、敲门式的精准招商,重点围绕比亚迪、信利、香雪制药等已落地或投产的龙头企业,引进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产业集聚。
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表示,汕尾把“融湾”作为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总牵引,把“强带”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和“立业”之本,融入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以全新姿态融入大湾区建设,以“汕尾所能”“汕尾所优”对接服务“湾区所需”“湾区所求”,把汕尾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