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广东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深中通道今年进入建设关键期,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这是继港珠澳大桥开通后,粤港澳大湾区另一超级工程。
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分布在珠江口东西两岸,全长约24公里的深中通道开通后,将大大缩短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间的距离,大湾区城市群的物理联通也将更为畅通。
孙中山先生的故里中山市正好位于深中通道的一端,是连接东西两岸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随着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作为其中重要节点城市的中山,正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做好“东承西接”文章,加快创新发展,奋力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
“大湾区建设从开局起步,转向全面铺开、纵深推进阶段。对中山来说,既是重大历史机遇,也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我们画好了一张带着时间刻度的‘施工图’‘项目书’。”中山市委书记陈旭东说。
加快基础设施“硬联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记者从当地了解到,中山正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并取得成效。广珠城际轨道中山站已接入国家高铁网,可通达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中山公路交通进入高快速路网时代,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中山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外轮可直达中山码头。
“未来三年,中山还将计划投入1400亿元打响大交通建设攻坚战,打造珠江西岸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半小时可达广州、深圳中心城区,1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陈旭东说。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据中山市科技局局长尹明介绍,虽然在科技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中山与广深、香港还有差距,但是在创新成果转化,特别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中山有独特的产业配套优势。
中山实体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全市拥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包含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白色家电在内的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以及5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
“这些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培育孵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基础,也非常符合规划纲要提出的各城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尹明说。
事实上,一批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项目也正在加速落户中山。去年,中山、澳门签署《关于共同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粤澳深化医疗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此后,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创新平台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又落户中山。三地融合发展的深度、广度明显加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以及城市吸引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也选择来中山创业就业。
在中山市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澳门青年谢嘉荣及其团队是22个入孵的港澳青年创业团队之一。2017年,他和同伴在中山创立公司,打造出一套医院探视系统产品,对进出医院的人流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就医体验。当地给予他们两年场地免租、提供免费创业指导的支持。
在他看来,内地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市场机会非常广阔,政策环境也越来越好。这些独特的优势,都让他对来内地发展充满希望和信心。
“我们现在不仅往来澳门、中山很方便,往来大湾区城市都很方便。在我身边,越来越多的澳门青年和我一样,选择来中山、来大湾区发展。”谢嘉荣说。(记者 周颖)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