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全力打造世界客家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9-12





  日前,梅州旅游产业发展暨全域旅游推进大会在梅州市委礼堂召开。广东省旅游局局长曾颖如、梅州市委书记谭君铁、梅州市长陈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按照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省委书记李希关于旅游工作的批示和全省全域旅游工作现场会的部署要求,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把梅州打造成为世界客家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会上,广东省旅游局局长曾颖如表示,在全省全域旅游工作现场会结束之后,梅州率先高规格召开旅游产业发展暨全域旅游推进大会,充分体现了梅州市委、市政府“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视和决心。她指出,梅州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以来,注重强化党政统筹领导、抓好顶层设计、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突出大项目引领、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等,为全省全域旅游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梅州市委书记谭君铁在会上发表讲话中指出,随着“两高一场”等综合快速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梅州区位条件将大大改善,旅游产业完全可以在生态富民强市中率先崛起,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梅州要主动把旅游产业放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大局中去谋划,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功能区先行地,当好绿色发展引领者,充分释放生态红利,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化为老百姓受益的“金山银山”。


  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域旅游工作现场会精神,充分运用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七大扶持政策,扎实抓好《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落实,努力在优化全域旅游大格局,塑造全域旅游大品牌,培育全域旅游大市场,锻造全域旅游大产业,打造公共服务新体系上下真功夫、实功夫、大功夫,实现点上的景区景物做精做美,线上的公路绿道互联互通,面上的格局大气氛围浓厚,推动梅州全域旅游实现大跨越、取得新突破。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共建共享为目的,推动旅游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特色小镇、脱贫攻坚、城乡文明创建相结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发展全域旅游的参与度、获得感。


  市长陈敏在讲话中指出,梅州发展全域旅游优势突出,符合梅州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符合梅州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符合梅州的市场需求、时代潮流,梅州发展全域旅游的春天已经到来。要坚持重点突出,构建新格局、发展新业态、探索新模式,以“旅游+”为引领,以龙头景区为带动,把握旅游发展规律,避免“单打独斗”,推动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补齐旅游融合发展的短板。要加强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实施精准营销,抢抓梅汕高铁明年通车机遇,补齐旅游营销推介的短板。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配套服务体系,提高综合监管水平,加强旅游安全,补齐旅游发展环境的短板。要坚持保障突出,强化招商引资,做到社会化投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优质化服务;强化要素保障,集中有限资源打好歼灭战;强化部门联动,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全员共建、全民共享,合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


  会议总结了梅州市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悉,梅州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梅州市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了民宿、农家乐等十多个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梅州旅游发展。目前,梅州国家3A以上景区共达32个,位列全省第二,重点推进市级和6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区)、3个国家旅游度假区、8个旅游小镇建设。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梅州更是成绩斐然,建成了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推出了梅县桥溪、南福、蕉岭上合、大埔北塘等一批乡村旅游新亮点,建成了梅江水天缘、又见民宿、兴宁叶南渔村等55家精品民宿和1000多家农家乐。


  梅州还加大了推广力度,创建了海内外21个旅游推广中心,选聘5位梅州文体名人担任“旅游形象大使”代言梅州旅游,梅州市旅游局在国内外70余个大中城市开展营销推介。在创建过程中,梅州还加大共建共享力度,首创推出“梅州旅游惠民卡”,梅州市民可以全年无限次优惠畅游梅州A级景区。在城市基础建设方面,梅州推进“一环四线”27条旅游交通公路和景区“最后一公里”100段建设;建成旅游厕所365座,第三卫生间23座,超额完成“厕所革命”3年行动计划。去年梅州旅游接待人数4168.0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45.18亿元,分别增长16.67%和18.16%。按45%折算,旅游增加值200.3亿元,占GDP17.79%。旅游主要指标综合考评从2013年开始连续5年居粤东西北12市第一名。(陈熠瑶)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