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复苏如何应对不确定性挑战?《蓝皮书》:经济运行正保持恢复态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7-18





  近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下称“省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广东发展蓝皮书:广东发展报告(2023)》(下称《蓝皮书》)出版发行。


  《蓝皮书》中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广东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因此,广东要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


  2023年已经过半,今年以来广东经济运行、复苏状况如何?结合《蓝皮书》内容,广东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研究员王珺,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两位专家认为,当前全省经济运行正保持恢复态势,广东正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


  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的增长动能,通过政府前期的有效投资,降低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带动更多企业转型升级,激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活力,为全年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找到关键支撑。


  广东经济复苏


  需找到现实支撑因素


  《蓝皮书》中展望,今年广东经济运行将加快向潜在增长速度靠拢。


  广东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研究员王珺指出,潜在增长速度是一种基于理论的推测,代表了一种可能性,为我们分析今年广东经济运行、复苏状况提供了一种视角。


  “广东经济能否如预期般复苏,关键是要找到现实中的支撑因素。”王珺进一步分析道,从外部环境来看,今年以来,全球需求萎缩现象较为明显,对广东乃至我国的进出口造成了影响。应对这一局势,广东没有消极被动,而是提出“五外联动”,主动出击寻找机遇,为抵御外部冲击与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内部环境来看,今年以来,消费增长主要体现在刚性需求领域,对于汽车、房地产等大宗商品的消费,不少人还处在观望阶段。不过,伴随着今年以来政府出台的各种刺激政策落地,效果会进一步显现,有望带动消费进一步回稳、升温。


  “这一效果的显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爆发式增长。”王珺说。


  在他看来,要对今年的经济复苏状况进行评估,在“三驾马车”中,更重要的是分析投资数据的变化,尤其是投资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广东工业投资维持高位运行,完成投资增长24.0%,已连续2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制造业新动能投资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先进制造业投资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这是广东提出‘制造业当家’以后,全省积极行动的一个表现。投资开始大幅度增长并向第二产业倾斜,这是今年和去年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我们可以期待前期的投资增长在下半年或者更长周期的未来见效。”王珺表示。


  转型升级期


  应为企业投资降低不确定性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也认为,在国家和省一系列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举措的推动下,广东生产需求逐步恢复,投资活力不断激发,经济运行保持恢复态势,一批“新基建”项目加快推进,消费增长潜力释放也不断释放,进出口贸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全省经济恢复向好提供了基本条件。


  “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认识到,全省经济当前正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实体经济增长动能还不够强。”李志坚指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恢复态势,但由于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制约企业利润进一步恢复,工业企业效益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


  对此,王珺指出:“我们现在正处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阶段,创新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政府可以在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新型公共基础设施比如实验室、公共检测平台等配套进行投资,降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吸引更多企业投资,由此带动新一轮经济发展。”


  他表示:“经济的复苏,往往要从供给侧入手,靠技改投资推动。顺应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要求,广东已有不少企业在往数字化转型投资发力。”


  产业有序转移


  需进一步完善利益共享机制


  记者留意到,《蓝皮书》中大篇幅讨论了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作为报告的撰写者之一,李志坚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广东要完成全年的经济目标,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仅仅依靠珠三角地区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激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发展活力动力。”


  他认为,广东加快“百千万工程”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和产业有序转移等举措,将在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增强县域发展新动能、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通过将一部分经济和产业资源转移到县域,可以为珠三角核心城市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吸引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导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同时也有利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形成经济新动能,获得更快速更高质的发展。”


  不过,李志坚也指出,在推进跨区域产业共建、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中,广东还面临利益共享机制不够完善、迁入地投资环境吸引力不足等难题。比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在产业配套、人才供给以及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影响企业家投资信心,也容易造成产业割裂式产业转移。


  李志坚建议,为了解决招商内卷和区域产业同质化布局等难题,广东可以引导地市政府树立“质重于量”招商理念,有必要结合当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补链、强链、延链产业项目,大胆尝试以“投资代替补贴”的新招商模式,促进本地产业和资本联动发展,避免比拼优惠政策的“自残式”“内卷式”招商。与此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粤经济”数字化智能分析平台,对全省项目布局、园区建设、要素流动等海量信息进行统筹接入、共享管理和实时分析,强化重点产业预测预警分析,增强全省对产业战略资源、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的统筹力和执行力。


  转自: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