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经广州市委市政府同意正式印发。《三年行动计划》从建设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提升航运服务发展能级、强化智慧港口建设、持续优化港航营商环境、推进建设绿色安全港航、深化港口交流合作等8方面,提出了25条任务和5条保障措施,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标准推动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再提速,为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奋力实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定目标——力争吞吐量创新高
自2015年以来,广州市砥砺奋进,编制和实施了两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国际航运枢纽建设驶上快车道。特别是通过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实施,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由2017年5.9亿吨增长至2020年6.36亿吨,世界排名第四;集装箱吞吐量由2017年2037万标箱增长至2020年2351万标箱,世界排名第五;2020年,广州港完成内贸集装箱1445万标箱,位居全国第一;完成粮食吞吐量345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完成商品汽车运输150万辆,位居全国前列;石油及制品、钢铁等大宗货类运输创近年来新高;广州水路运输企业经营船队规模已超过4000万载重吨,水路货运周转量从2015年的7978亿吨公里增长至2020年的20868亿吨公里;3年净增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29条;新增国际友好港15个;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南沙国际邮轮码头通过验收,成功举办世界港口大会。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广州排名由2017年第23位跃升至2021年第13位。广州港国际大港地位进一步巩固,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正加速推进。
广州市港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秀清指出,本次《三年行动计划》将紧抓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和“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强国、海洋强国、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等带来的发展机遇,确立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新发展定位,到2023年,力争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商品汽车吞吐量分别达6.6亿吨、2550万标箱170万辆。广州国际航运枢纽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航运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扬优势——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广州将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构建以南沙港区为核心、黄埔新港和新沙港区为重要功能区、内港港区和内河港区为补充,分工合理、功能分明的港口发展格局。加快建成南沙港区四期、南沙港铁路、南沙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积极推进南沙港区五期、20万吨级航道等工程的前期工作。通过项目的滚动开发,巩固和提升广州港的枢纽地位。
目前,广州港通过积极开拓国内外集装箱航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港口辐射能力持续增强。广州港集团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上半年,广州港净增外贸航线15条,截至目前广州港已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180条,其中外贸航线135条,欧美等地区远洋航线进一步开拓。
为进一步增强广州港对国内内陆腹地以及全球主要港口的辐射能力,《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依托即将建成的南沙港铁路,大力发展海铁联运业务,拓展港口腹地,优化内陆港布局,为内陆地区打造便捷高效的出海口,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广州港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江海联运业务,建设完善的现代集疏运体系。
“在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方面,未来,广州港将推动先进技术在港口装备中的应用,通过5G、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的示范应用,在码头生产作业自动化、生产调度智能化以及信息服务数字化方面建立示范工程。”孙秀清表示。同时,要强化港航数字化服务能力,建成广东航运交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二期),完善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等平台建设;推动港口用能清洁化,强化新能源在港口行业的规划布局,构建多元能源应用体系,稳步扩大清洁能源设施设备的应用,多措并举推动岸电使用。
促转型——壮大航运服务新业态
“发达的航运服务业是国际航运枢纽的标志性指标,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是国际航运枢纽的核心能力。”孙秀清表示,广州将依托国家中心城市和自贸区的优势,培育和集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港航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国际邮轮产业、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业态。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强化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功能,鼓励国内外港航关联企业在广州开展业务,提升本地港口航运物流企业国际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吸引专业特色航运物流公司和航运服务企业及机构落户广州,促进航运服务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支持广州航运交易所建设航运交易中心、港航资讯中心、航运大数据中心和航运经济运行监测中心。
自2016年1月广州启动国际邮轮业务以来,国际邮轮产业已成为广州的一大亮点。今年6月24日,广州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工程全面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目前已建成22.5万总吨和10万总吨邮轮泊位各1个,岸线总长770米,配套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邮轮,年设计通过能力达75万人次。《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未来三年,广州将积极申报建设南沙邮轮旅游实验区,并全力支持在黄埔老港开发中小型邮轮、游船旅游航线,探索开发广州至珠江口、西江、北江以及海南、西沙群岛等地以及沿海邮轮游船旅游,进一步促进广州邮轮经济发展。
同时,要做优做强水上休闲品牌,研发多样化的景点与珠江游联游产品,倡导在珠江游船上开展广州特色文化休闲活动,提升“珠江游”城市旅游品牌吸引力。争取南沙口岸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和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等相关便利政策。
航运需要资本,金融和保险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积极利用南沙国际金融岛、南沙现代金融创新服务区等功能区,整合各类航运金融资源,打造广州航运金融集聚区。依托现有航运交易要素平台,推进航运交易、航运指数、航运结算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航运交易业务规模,积极向国家争取交易场所、交易结算、航运指数衍生品交易资质。
拓新路——深化物流降本增效
高效的服务效率,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促进港口生产稳步增长、物流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深化物流业降本增效工作,进一步降低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优化船舶调度和引航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大力提升港口管理运营水平,提升装卸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提升口岸服务水平方面,全面应用新一代通关系统,深入推进货物领域“查检合一”,深化口岸电子放行管理模式改革,完善港口口岸24小时智能通关,实现口岸“通关+物流”的一体化服务联动,推进口岸通关全流程无纸化、智能化,打造“一站式”贸易服务平台。探索推进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港澳在信息共享、业务监管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
未来,广州港将依托自贸区、保税区等平台,强化临港产业集聚,实现港口与城市产业互动,集装箱物流、大宗生产资料物流、商品汽车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业务快速发展。要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以及海南自贸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协同联动,持续拓展优化内贸班轮航线。发挥海外办事处作用,大力拓展FOB市场。
《三年行动计划》还提出,要把广州港打造成国际汽车综合服务枢纽,依托南沙综合保税区,打造沙仔岛商品汽车综合物流产业及展销、服务基地,做大做强整车进口和转口业务;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以南沙国际物流中心为重点,加快高标准、现代化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南区、北区争取2021年建成运营。依托南沙自贸试验区和南沙综保区优势,拓展冷链货物保税仓储功能,打造综合冷链物流基地。
广州港还将加强与国内及国际的港口城市、航运、贸易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广州在全球航运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其中包括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利用,以广州港集团为龙头,完成市属区属国有港口资源整合;推进广州港集团与周边港口企业的合资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
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广州港将积极开展海外市场推介,完善海外营销网络,加强境外货源组织。鼓励龙头港航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东南亚港口投资、建设、运营,输出港口运营管理经验和模式,打造世界一流全球码头建设和运营商、综合服务商。积极组织召开国际航运相关论坛和研讨活动,吸引世界著名航运组织或相关机构在穗设立分支机构。
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陈振春表示:“《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定位以及聚焦码头能力提升、多式联运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物流设施完善、航运服务提质、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目标和任务高度贯彻了国务院、国家部委、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与要求,契合广州的发展实际,对于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固强项、强弱项、补短板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将迎来新的一轮大发展。”(全媒记者 龙巍 张植凡 通讯员 唐旭妍 牛书)
转自:中国水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