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自然添绿色 让老百姓得实惠
福建:加快推动“两山”转化路径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关键路径。记者深入调研发现,作为国内较早实施生态省战略的省份和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近年来持续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打通“两山”转化路径,努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基层干部群众期待,不断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核算结果应用、适当提高生态保护补偿标准,更好促进“两山”转化。
青山渐变“金山”群众获得感强
福建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金溪河从村口流过,岸边几千亩天然阔叶林枝繁叶茂。去年8月15日,全国生态日福建活动在常口村举行。当日举办沪明合作·将乐县林业碳票销售签约仪式,来自上海的企业与将乐县现场签约2万吨林业碳票,成交价30万元,这也是我国林业碳票首次跨省销售。
“不砍一棵树,只要林子管好了,就能获得收入。”常口村党支部书记邓万富说,得益于护林带来的好生态,当地大力发展生态漂流、森林康养等文旅产业,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稳步增长。“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事干、有钱赚,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
类似案例在福建不在少数。南平市光泽县地处闽江上游,水资源量大质优。近年来,当地通过大力发展矿泉水、天然饮用水等包装饮用水产业,有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全自动生产线上,经过吹瓶、灌装、旋盖、喷码、贴标,一瓶瓶矿泉水通过自动传送设备,到达包装点进行装箱……位于光泽县鸾凤乡的福建武夷山水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景象。
今年是鸾凤乡武林村村民王顺龙在武夷山水公司上班的第9个年头。作为公司检测中心品控班负责人,他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生产环节的矿泉水进行抽样检测、分析,以确保矿泉水的品质。谈及当初返乡的决定,王顺龙感慨地说:“在家门口就业,不仅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里,一举多得。”
在光泽,通过水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就业的群众还有很多。福建武夷山水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镔介绍,自2014年公司建成投产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帮助村民就近就业实现增收。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记者采访发现,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福建不仅注重因地制宜为绿水青山贴上“价值标签”,持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同时还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因地制宜为绿水青山贴上“价值标签”。据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该省山海兼具的地貌特征,2016年12月起,福建分别在沿海的厦门市和山区的武夷山市率先开展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试点,为绿水青山贴上“价值标签”。“开展GEP核算旨在摸清生态环境家底,将无形的生态算出有形的价值,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提供可评价、可考核的量化依据。”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让百姓腰包“鼓”起来。“福建目前已累计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面积超过50万亩,有效缓解了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的矛盾。”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说,为解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够完善的问题,福建率先在全国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跨省域生态补偿制度,让绿水青山守护者的获得感大大增强。
——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去年年底,在南平顺昌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杉木学术研讨会认购“一元碳汇”37吨,实现“零碳”会议;新年伊始,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完成2万吨海洋碳汇交易……记者调研发现,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福建各地通过碳票、碳汇等改革创新形式,激活丰富的林业和渔业资源,为大自然添绿色,让老百姓得实惠。
完善机制更好促进“两山”转化
受访基层干部也反映,当前持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亟待上级部门加强统筹协调。
——生态产品核算结果应用有待加强。部分受访人士反映,作为新生事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涉及生态环境、经济产业、金融法律等诸多领域,在具体实践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理论和技术瓶颈。如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结果仍然缺乏社会、市场认可的基础,导致实际应用推广存在困难。
受访人士建议,不断优化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指标体系,建立更加简单实用的核算方法,加强核算结果在支撑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考核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生态产品开发政策等方面的应用,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生态保护补偿标准、力度有待提高。作为闽江上游,南平、三明等地为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作出了不少贡献。以南平市为例,几年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南平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依法关停了大量养殖场,而这笔费用基本上由地方政府承担,粗略估计直接和间接费用达几十亿元。然而近些年,闽江下游地区平均每年对南平市的生态补偿资金仅3亿元左右,每个县(市、区)只能分到3000万元左右。
“在财政补偿难的情况下,可以由经济活动补偿来替代现金补偿,探索由省一级或国家一级统筹推进的多元化补偿机制。”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张翔建议,比如,闽江下游地区可以通过向南平购买农产品、市民赴武夷山旅游等方式,让南平山水产生更多价值,让当地更有动力去保护山水,更好促进闽江上下游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记者 张华迎)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