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土壤修复行业成为继污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理之后环保市场上备受瞩目的细分行业之一,迎来发展关键期。目前,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现状如何?面临着哪些发展问题?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市场“蛋糕”越做越大
随着行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码,土壤修复需求加速释放,土壤修复市场持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公开招标的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类工程项目约250个,项目金额约100亿元;公开招标的农用地修复类工程项目约20个,金额约4.7亿元;公开招标的矿山修复类工程项目约50个,金额约20.7亿元。此外,2019年公开招标的山水林田湖及区域综合整治类工程项目5个,金额61.3亿,其中涉及部分农用地和矿山的修复等。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出台并实施,不仅为我国场地污染修复行业提供更加详细的指导意见,也催生出巨大的土壤修复市场,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超200亿元。”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书鹏表示,2020年,随着各地土壤详查的完成,工作重点将转入治理,土壤修复项目有望加速释放。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完成风险评估并确认需要采取风险管控或者修复的地块有550多块,其中已完成风险管控或者修复的地块460多块。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公司总经理高艳丽表示,随着土壤保护政策法规的完善,特别是《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颁布,为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土壤修复市场潜力可观,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有相关机构预测,包括场地修复、耕地修复、矿山修复等在内的土壤修复行业市场空间超过5万亿元。
鼓励社会投入
土壤修复行业释放出的巨大市场潜力,必然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据了解,2016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下达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80亿元,有力支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等工作。
李书鹏表示:“国家在土壤修复方面的资金扶持力度在逐年加大。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50亿元,比2018年增长了42.9%。”
如此庞大的市场,显然不能仅仅靠政府单方面投资来完成,必须充分借鉴在大气、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土壤修复行业。
日前,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制定出台《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鼓励土壤污染防治任务重、具备条件的省设立基金,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发挥引导带动和杠杆效应,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土壤污染防治,支持土壤修复行业发展。
李书鹏认为,支持设立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是为了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投入土壤修复,调动企业参与土壤修复行业投资的积极性。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敬超则认为,目前,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绝大多数采用政府付费模式,应实行污染者付费模式,依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由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和个人承担。
存在诸多短板
土壤污染修复市场潜力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不容忽视的是,总体而言,我国土壤污染修复行业起步晚、产业生态不完善,主流修复技术创新性不足,企业设计能力普遍偏弱,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行业相比,目前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起步较晚。高艳丽表示:“与大气污染、水污染不同,土壤污染具有隐蔽、长期存在、不均匀分布等特点,治理修复技术难度高、成本投入大、实施周期长。”
熊敬超告诉记者:“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行业相比,土壤修复行业在环保行业中属于相对‘年轻’行业,我国真正投到土壤修复的投资比重占环境治理总投入不到1%,而发达国家在25%以上。”
市场机构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智研咨询研报显示,当前我国土壤修复产业产值仅占环保产业总值的1%-2%,而这一指标在发达国家的土壤修复产业中已经达到30%以上。
与此同时,技术创新是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一大“痛点”。“尽管土壤修复行业近年来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链日趋完善,推动行业逐渐走向成熟。但由于土壤修复行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土壤修复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李书鹏表示,比如,行业需要在原位热修复与微生物修复技术、化学氧化耦合修复技术、土壤淋洗与热脱附联用技术、风险管控技术及配套的监测管理技术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熊敬超也表示,土壤修复行业所需的关键设备和核心药剂大部分依赖于进口,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投入。
此外,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有待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净土保卫战得到扎实推进,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有色金属矿区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环境风险依然存在,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仍然很艰巨。”李书鹏表示,因此,需要完善配套的法规标准体系,有效落实法律规定,加强监管工作。“针对场地修复全过程的监管和修复效果评估监管需更加规范化,针对修复技术的评估体系和方法要逐步完善,针对修复过程二次污染的监控和修复后土壤安全利用的标准化和跟踪监管要进一步加强。”(记者 叶伟)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