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乳制品行业有回暖迹象,尤其是三大乳业巨头伊利、蒙牛、光明的营收净利纷纷上扬,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这主要得益于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巨头在新品推广、产品升级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与几大乳业巨头业绩亮眼相对应的是一些企业业绩持续下滑,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放眼未来,乳企业绩或将继续向好。随着下半年国际奶价上涨、国内新增牧场的减少,上游牧企业绩很可能有所改善。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近几年,我国乳制品行业不景气,尤其是上游牧业更是一片哀鸿,而今年上半年的财报却显示,乳制品行业有回暖迹象,尤其是三大乳业巨头伊利、蒙牛、光明的营收净利纷纷上扬,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几大巨头良好的业绩表现,被认为是乳业回暖的标志。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伊利实现营收333.01亿元,同比增长11.28%,净利润33.64亿元,同比增长4.75%;蒙牛实现营收294.66亿元,同比增长8.1%,
净利润11.28亿元,同比增长4.7%;光明实现营收109.23亿元,同比增长6.36%,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52.17%,三家企业的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明显提高,蒙牛实现了扭亏为盈。
这主要得益于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巨头在新品推广、产品升级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如伊利公告称,其新品销售收入占比约7%,高端产品在总产品中占比达46%,明星产品金典、安慕希、畅轻、每益添、金领冠等在口味升级及推出新产品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31%;而蒙牛纯甄、真果粒分别收获了35%、25%的高增长,冠益乳、优益C等产品也取得不俗业绩。
此外,伊利、蒙牛积极进行渠道下沉。资料显示,伊利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农村市场的布局提升了物流响应速度,并降低了物流成本。伊利产品在县、乡两级市场的销售额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大单品金典的增速分别是30%、40%,安慕希的销售额增速更快,达到70%。
乳制品行业专家宋亮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大与生鲜电商平台合作的营销方式转变、产品研发能力的提升以及市场下沉的渠道扩展确实使几大乳业巨头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此外,优质稳定的奶源也对其业绩提供了基础保证。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几大巨头企业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利用国外低价的原材料满足本国生产的需求。如伊利利用新西兰当地的原材料降低国内生产成本,蒙牛与光明的国际业务也有所扩张,对业绩贡献加大。”宋亮如是说。
而另一组数据也反映了行业回暖的基本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液态奶产量1328.94万吨,同比增长3.05%。2017年上半年进入统计范围的企业有607家,全国乳品加工业销售收入1759.72亿元,同比增长5.71%;利润总额140.15亿元,同比增长3.73%。
不过,三大巨头在不同的业务板块表现不尽相同。数据显示,伊利在液态奶、奶粉板块发展更优,2017上半年液体乳板块收入264.9亿元,同比增长12.7%,奶粉及奶制品板块收入30.38亿元,同比增长19.89%,冷饮板块收入32.42亿元,同比增长10.6%。
而蒙牛近两年更多在冰品业务发力。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蒙牛液态奶产品实现253.7亿元,同比增长6.8%,奶粉产品实现收入17.86亿元,
同比增长7.6%,冰激淋产品收入19.85亿元,同比增长16.56%。光明各板块业绩没有公布,不过业内人士分析,其在低温巴氏奶和常温酸奶方面发展较快。
与几大乳业巨头业绩亮眼相对应的是一些企业业绩下滑。在已公布2017年上半年财报的12家乳企中,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有3家乳企出现了营收的同比下滑,分别为贝因美、皇氏集团、雅士利国际,其余几家营收均同比上涨。而在净利润方面,共有6家企业出现同比上涨,6家企业同比下滑,相比去年同期净利润下滑企业有所增多。其中净利润同比下滑的6家企业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雅士利国际,其2017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了907.3%。
业内人士分析,上游牧业目前仍然身处困境,其根本原因是下游大企业的收奶价格偏低,收奶量明显不足。同时以经营奶粉为主的企业由于内部管理混乱、价格体系混乱等原因已经常年亏损,在配方注册制落地前的大背景下,经销商处于观望状态,扩大了企业的亏损。
此外,有3家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负,分别是贝因美-2.27亿元、三元-1.63亿元、西部牧业-5292万元。而贝因美2017上半年的净资产还同比下滑了12.58%。看来这几家企业收入增长的部分原因是渠道流货增加,很多款项并未收回。宋亮透露,现金流为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存货增加,应收帐款增加,而现金流动性差。具体而言,三元的负现金流是因为其前期建厂的大量投入,而西部牧业负现金流很可能是因为疫情等造成了部分资产坏账。
放眼未来,乳企业绩或将继续向好。业内人士认为,消费端出现回暖,二孩政策和奶粉新政的落地等利好奶粉行业。对于上游牧业,虽然仍陷困境,但各家乳企或降低成本减少销售压力,或与下游乳企紧密合作巩固销路,或扩充产品品类以消耗自有原料奶产能。随着下半年国际奶价上涨、国内新增牧场的减少,上游牧企业绩或会有所改善。(记者周子荑)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