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业分会副秘书长孙宇在出席中国&毛里求斯国际茶业合作峰会时透露,2016年中国茶业出口总计32.9万吨,同比增长17%,出口额14.8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同期,据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的调研,今年广东春茶价格有所上涨。有专家分析指出,在经历前一轮调整后,受品质提升、年轻消费者对茶关注度提高以及一带一路等政策影响,过去几年不甚景气的茶产业目前正在迎来缓慢复苏,不论是内销还是出口都将有望迎来较好的发展环境。
茶叶采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口数据大幅攀升 茶产业迎来缓慢复苏
近年来,我国茶园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呈稳步增长态势。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调查统计,2016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接近4400万亩,同比增加近100万亩,增幅控制在2.6%以内;2016年干毛茶产量约为243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增幅为7%。全国干毛茶总产值1680亿元,比上年增加160亿元,增长10.5%。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业分会副秘书长孙宇表示,全球茶业产量约500万吨,而中国2016年茶业产量约243万吨,占比已接近一半。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种植面积更是达到63%。
出口方面,2007年—2016年,10年间中国茶产业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很显然,2016年17%的出口增长率大幅高于过往。
与此同时,进口方面的数据也在呈现好转的迹象。据孙宇介绍,2016年,我国2.3万吨的茶业进口量虽与2015年基本持平,但进口额方面已取得5%的增幅。
具体到公司层面,茶产业上市企业也在陆续发布向好的财报。据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透露,以铁观音起家的八马茶业在去年开始实施“中国好茶战略”,并布局峨眉雪芽等中国名茶后,其2016年全年的毛利率已升至50%以上。另外,来自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也显示公司营增长30%。据悉,八马茶业今年将引入毛里求斯宽夫红茶等,以布局国际市场。
挂牌新三板冲击主板 茶企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过去,每年5月在年景好的时候,市场上总会流传“春茶贵如金”的说法,动辄几十万元一斤的“天价茶”频频面市。
但受到三公消费等因素的制约,不论是2015年,还是2016年的春茶上市季,浙江、福建乃至广东等地的茶叶市场茶叶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调,高端茶叶市场逐步降温,茶叶主流市场正历经着从“奢侈品”到“大众消费”的转变。
不过,这一现象在今年略有变化。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表示:“广东省春茶整体产量略有下降,品质提升,价格有所上涨,销售预计会比较乐观。”来自该协会的调研称,2017年广东省春茶整体价格有所上涨,除了产量下降原因外,品质有所提升和年轻人开始消费茶叶亦是重要因素之一。
“就行业而言,所有企业都经历了一轮调整,调整后,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更加注重茶文化、品牌和品质的提升,这是利好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另外,80后、90后开始关注茶、消费茶,这也在促进行业向好。”张黎明进一步说。
有分析认为,资本市场对茶业关注度提升、“一带一路”等政策也有望给茶行业进出口贸易带来利好。同时,茶企纷纷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自己。除了在香港成功上市的天福茗茶、龙润茶叶和坪山茶叶,新三板也在迎来越来越多的茶企,贵州博联茶业已于近日正式申请新三板挂牌。而在此前,包括谢裕大、恒福茶业、雅安茶厂、茶乾坤、白茶股份和湖南黑美人、八马茶业等公司已在一些机构的推动下挂牌新三板。随着越来越多的茶企挂牌新三板并冲击主板,中国茶产业进入快速的发展轨道。
标准化品牌打造 中国好茶出海还需时日
长期在非洲从事茶叶贸易的毛里茶业董事长宽夫拉表示,据他接触的欧美客户反馈,基本对中国茶叶的评价很高,但有品牌影响力的茶却不多。
究其原因,一直以来,中国茶叶大多以原材料的方式出口至世界各地,产品附加值较低,从而导致在国际上叫得出名的中国茶品牌寥寥无几。
浙茶集团总经理陆耿林也公开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劳动力生产成本上升,中国的原料茶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减弱,出口企业越来越难赚到钱,国内茶企要转变思维方式,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助力中国茶叶走出去。
对此,王文礼认为,“一带一路”有两个含义,一是将海外的优质茶叶引进国内的渠道销售,二是加快中国茶叶的输出。当然,中国茶企要冲向世界必须解决标准化和品牌打造两个问题。
不过记者留意到,八马茶业的出口业务收入一直不大,2015年和2016年收入占比均不到总营收的1%,去年的收入只有56.94万元。而在其他几家挂牌新三板的茶企年报中,几乎没有提到出口业务的收入。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六大类茶的国家,有不少区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茶叶品牌,但总体实力不强,所以行业一直有‘7万家茶企不如1家立顿’的说法。”一位不愿具名的茶行业研究人士表示,虽然中国是茶叶故乡,但国际市场份额不大,出口效益不高,与国际知名的茶品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茶企应该反思,沉下心来打造茶叶标准、宣传中国茶文化以及培育茶叶品牌。(综合每日经济新闻 南方都市报)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