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成本高 我国商务服务业“出海”须减负就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6-10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商务服务业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2017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首次亮相的商务服务业表现不俗,现场签约交易额高达100亿元。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在金融、知识产权等商务服务领域仍长期保持贸易逆差。高昂的国际化成本不仅让“走出去”的中企难以负荷,更让许多企业对海外市场望而却步,限制了我国商务服务的对外输出。
 
  更“烧钱”的国际化模式
 
  互联网和跨境电子商务极大降低了企业“出海”的成本。但对于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商务服务的企业来说,由于其服务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往往直接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提高本土化程度。
 
  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运营总监刘鳗葵告诉国际商报记者,目前大成已在58个国家设立了140多个办公室(其中包括45个中国办公室)。“要想吃透一国的法律政策,绝不是在网上查查资料就能做到的。公司海外办公室能直接与当地政府机构沟通,对各类政策了解得更透彻。”
 
  但随之而来的巨额资金投入让将触角伸到海外的中企背上了重担。利安达国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已在海外设立了25家分支机构。该公司首席合伙人兼董事局主席黄锦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为了保障服务质量,公司海外分支的工作人员大都从当地聘请,叠加房租、差旅等支出,每年全球服务网络的基本维护成本高达300多万元。”同时,利安达计划到2019年把海外分支机构拓展至50家,仅前期的考察费用就接近250万元。
 
  难以企及的资金支持
 
  对轻资产运营的商务服务业来说,这种国际化模式十分昂贵。然而要想获得政府补助也非易事,过高的政策门槛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黄锦辉坦言,会计事务所要想获得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供的100万元补贴,每年境内收入需达到10亿元的标准。对能达标的大型事务所而言,100万元的补贴微不足道,最需要补助的恰恰是达不到上述标准的企业。
 
  “北京市朝阳区商务委员会给了我们30万元的补助,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也补贴了8万元。”黄锦辉说,“希望政府设立商务服务基金,为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除了降低财政补贴门槛、加大补贴力度外,政府还可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商务服务业的“出海”成本。以会计行业为例,在黄锦辉看来,能胜任海外工作岗位的会计师并不多。“他们不仅要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还要懂商务和外交。目前这类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落在企业身上,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人才培训中心,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今年3月,商务部等13个部门发布了《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进一步优化服务行业结构,重点推动咨询、研发设计、知识产权、会展等服务的出口。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务服务企业主动“走出去”,政府在资金、外汇、税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也需尽快完善扶持措施,为服务业的出海之路减负。(王小贝)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