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市场强劲 输变电产业迎来新机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3-28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领域投资力度不减,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预计到2024年,我国电网建设的投资总规模将首次跨越5000亿元的重要关口。而电力市场的巨大需求也给各大输变电装备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特高压市场保持活跃


  近日,数家输变电企业公布中标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相关项目。2023年以来国家电网已完成6批次特高压设备招标采购工作,主要对应“2交4直”的新建特高压工程招标,即川渝、黄石交流特高压,陇东-山东、金上-湖北、宁夏-湖南、哈密-重庆直流特高压工程,目前这些项目均已核准并进入开工阶段。


  以平高电气公司为例,在国网招标项目中该公司以近10亿元的订单位居前列,涵盖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组合电器四类。平高电气方面表示,中标金额增长显著,主要得益于公司核心产品特高压GIS组合电器的突出表现。在国网今年特高压项目第一次设备采购中,平高电气组合电器中标份额达到了33%。


  还有数家企业中标超亿元,其中也不乏国内电网装备的龙头特变电工、保变电气、国电南瑞、西电集团、许继电气及多家电线电缆企业入围特高压项目。


  “特高压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装备的重要支撑行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表示,我国已经累计突破了数百项特高压工程技术难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33项特高压输电工程,线路达5万公里以上,投资5000多亿元。这直接带动了西部投资1.3万亿元,每年拉动西部GDP2600亿元,增加税收500亿元。同时,我国累计出口了500亿美元的特高压工程装备。


  技术装备实现质的突破


  我国特高压装备一直保持世界市场的领先,究其原因离不开技术的不断突破。在过去一年中,输变电装备企业为国家电网的特高压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多项产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端电力装备国产化,推动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发展。


  梳理国家电网过去一年重点项目的关键装备可以看出,该公司开工哈密-重庆等8项特高压工程,投产白鹤滩-浙江等6项特高压工程,全年完成电网投资538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全球首套±1100千伏自主可控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设备完成挂网试运行。


  国产化大功率IGBT器件、国产阀侧套管在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批量化应用。


  结合葛南直流改造工程建设,推动全球首创并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控换相换流阀 (CLCC)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批量化应用。


  汇聚齐鲁石化、青岛汉缆、山东联科、西安交大等全行业优势力量,首次实现国产绝缘料电缆长时连续挤出及生产制造。


  国家电网相关专家在总结去年特高压装备关键技术领域时表示,2023年,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突破了多项技术壁垒,取得了跨越性的进步。


  着力增强一度电 “含金量”


  据悉,在硬件产品不断突破的技术基础上,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将采购产品聚焦在如何增强一度电的 “含金量”上,构建了新型的电力系统,也就是把这些硬件装备更智慧地进行管理。这不仅仅在特高压领域,也是电力装备发展的技术趋势。


  记者从国家电网2024年的发展规划中看到,力争到2025年,建成初步具备 “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


  国网数字化部副主任王磊表示,到 “十四五”末,建成坚强可靠的“算力”“数力”和 “智力”基础设施,数据要素价值全面释放,人工智能在典型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基本实现 “电网一张图、数据一个源、业务一条线、设备一本账、采集一终端、生态一链通”。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郭强认为,未来将打造智慧保障网。一条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贯通1400多家企业、3600多条生产线,应急物资采购供应效率提升30%以上。建成全球最先进的新一代电磁暂态仿真平台,仿真效率提升3000倍以上。仿真技术相当于电力系统的 “作战沙盘”,过去扫描分析主网架2.6万条线路、1.8万台变压器的安全风险需耗时10天以上,现在只要不到5分钟。


  南方电网则明确提出大力推动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创新的规划。面对越来越大规模的电力输送需求,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运而生,以其调节灵活快速、运行安全稳定的显著优势,逐步成为新能源大规模远距离外送的理想选择。


  近日,相关部门在政策层面也进一步支持了配电网系统框架结构的转型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 《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到,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有效促进分布式智能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意见中还提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要求配电网更加智慧灵活,在形态上需要从传统的 “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 “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在功能上需要从单一供配电服务主体向源网荷储资源高效配置平台转变。(记者 郭宇)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