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涌现 多举措推动显示产业跃向价值链中高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9-11





  十字折叠屏、裸眼3D、巨幕激光电视、电子纸……在9月7日开幕的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一批新型显示创新成果集中展出。《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大会上获悉,2022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全行业产值超过4900亿元,全球占比36%,继续位居首位。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强化前瞻布局,加速新兴显示技术产业化进程,面向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元宇宙等新兴领域需求,创新产品供给,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有力推动了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高速发展。


  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大会上介绍,2022年我国显示器件产值3671亿元,全球占比48%;显示器件出货面积1.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助力电视机、显示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显示技术加速迭代,推动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记者在大会展区里看到一款十字双向折叠屏,不仅可以左右折,还可以上下折。“一个屏幕可以兼容两种选择,例如在进行视频会议时,可以一边看着视频,一边进行手写。未来十字双向折叠屏将进一步丰富智能终端在办公、创作、娱乐等多场景的应用体验。”京东方技术人员介绍。


  此外,汽车里“隐藏车载显示”让屏幕可与内饰“融为一体”;裸眼3D屏幕上的蝴蝶展开翅膀、栩栩如生;带有显示功能的便携医疗检测箱可进行远程医疗……展区内,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


  张云明说,新型显示产品与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速融合,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助力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但也要看到,我国显示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挑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认为,具体来看,显示产业经营主体相对分散,产业集聚发展有待加强;创新资源集聚不足,技术引领能力亟待提升;新兴市场增长有待进一步加强。


  记者从会上获悉,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立足基础创新突破,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产业供应体系,做强做优新型显示产业。


  张云明表示,工信部将持续加强创新驱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瞄准产业短板瓶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前瞻布局,加速Micro LED、硅基OLED、3D显示等新兴显示技术产业化进程。拓展下游应用,面向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元宇宙等新兴领域需求,创新产品供给。


  与此同时,相关举措将持续加强资源投入,推动供应链协同发展,持续促进国际合作。张云明说,将聚焦关键材料、核心设备和关键元器件、零配件,推动技术突破、中试验证和推广应用。落实好新型显示领域免征进口关税、增值税分期纳税等政策。支持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加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记者 郭倩)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OLED为彩电业融入新活力 未来显示产业存在新机遇

    OLED为彩电业融入新活力 未来显示产业存在新机遇

    当前,OLED为我国面临饱和期的彩电行业提供了崭新价值,成为产业创新和升级换代的突破口。同时,全球OLED阵营规模持续壮大,OLED电视市场不断扩展,众多OLED创新技术产品相继亮相,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2017-10-12
  • 创新发展推动我国显示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

    创新发展推动我国显示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正日益加快,信息消费需求持续升级,作为信息显现的载体和人机交互的窗口,显示无处不在。随着新型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涌现,VR AR加快应用,特别是电子产品逐渐向智能化、柔性化、便携化方向发展
    2017-10-19
  • 中国已成为全球显示产业新引擎

    中国已成为全球显示产业新引擎

    平板显示产业过去几年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制造业,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液晶显示屏制造国之一。预计到2019年,中国平板显示产业规模将达到全球最大,中国已成为全球显示产业新引擎。
    2018-05-04
  • 改革开放40年 我国显示产业从弱到强实现跨越

    改革开放40年 我国显示产业从弱到强实现跨越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显示产业从CRT转换到LCD,并跨入到OLED时代。产业发展模式从“全盘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
    2018-12-2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