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产业生产、出口均位居世界前列,在研新药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十四五”以来,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3%,共有82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4个创新药在发达国家完成上市注册,217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创新产品新增销售占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近30%……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原料药制造优势进一步巩固,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下一步我国将着力做好医药工业发展顶层设计,培育世界一流医药工业企业,推进医药创新产品产业化,不断提升我国生物医药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当前,我国医药工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由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显示,非器械类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平均值从2021年的60.974上升至2022年的61.018,中位数从2021年的60.755上升至2022年的60.817。研发指数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研发质量提升。
此外,器械类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平均值从2021年的61.706上升至2022年的61.845,中位数从2021年的61.262上升至2022年的61.369。
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卫生健康与医药工业创新服务大会上,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运行总体平稳,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为9.3%,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3%。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位。
为推进医药工业进一步发展,医药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正在提速。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要求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生物技术日渐成熟,全球医药产业格局深刻调整,居民健康消费升级,医药领域创新发展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空间。要着力做好医药工业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供应保障体系,切实提升药品可及性。
王江平提出,要全力打造医药工业协同发展生态,着力培育世界一流医药工业企业;大力推进医药创新产品产业化,支持企业加强新靶点、新机制、新类型的创新药研发布局;深入实施医药工业补链强链工程,推动生物医药、小分子药和中药新药等成果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加快推动医药工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化医药产业链国际协作。
何亚琼表示,要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引领医药行业加快转型;打造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高水平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重点领域建立全国性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和原始技术创新;支持医药工业以数字转型为抓手,实施技术改造,实现创新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智能工厂。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曾益新表示,要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加大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推进医学科技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跨领域跨学科协同研究,推动产生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产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构建更加健康高效的生物医药科技生态,不断提升我国生物医药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记者 班娟娟)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