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经济专家呼吁鼓励绿色和数字转型投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22





  数家德国和法国高级经济顾问机构近日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呼吁努力提振欧盟资本市场,鼓励更多的私人投资助力绿色和数字经济转型。


  “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一样,欧盟正遭受增长潜力长期下降的困扰。绿色转型和人工智能兴起等新机遇已经出现,但我们提供投资并从这些机会中受益的能力仍然不确定。”法国经济分析委员会(CAE)、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GCEE)和法德经济专家委员会(FGCEE)近日发布联合声明称。这些机构通常被视为德法政府的经济顾问。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强大、更深度的资本市场来应对这些挑战。”这些机构在声明中表示,目前,欧洲的家庭主要将储蓄存放在银行存款等低回报资产类别中。


  根据4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欧盟有33万亿欧元(约合36万亿美元)的私人储蓄,其中大部分是现金和银行存款。


  欧盟委员会表示,到2030年之前,欧洲每年将需要6500亿欧元(约合6950亿美元)的额外投资,约相当于其经济规模的4.5%,以增强在全球绿色和数字化转型中的竞争力,而这些资金只能来自私人部门。


  欧盟正努力寻求吸引更多普通人投资当地金融市场,从而为绿色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资金,并增加对私营公司和初创企业的投资。


  为此,多年来欧盟试图不断推进资本和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即建立所谓的欧盟资本市场联盟(CMU),目的是减少欧盟国家之间的官僚主义障碍,鼓励私人投资进入,从而为企业在整个欧盟内部筹集资金提供更多机会。


  资本市场联盟的计划可以追溯到十年前,但欧盟资本市场联盟的建设一直没有取得太大实质性进展。时至今日,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立场仍存在巨大分歧。


  比利时《政治报·欧洲版》网站报道说,成员国在该问题上争论的核心是欧盟的监管。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认为,欧盟需要一个顶级监管机构来监管金融市场,以与美国金融市场竞争。爱尔兰和卢森堡等国则表示反对,不愿向更高权力机构让渡监管权。


  近期,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再度表示,支持推进资本市场联盟建设,以提高欧盟的全球竞争力。欧盟领导人6月底表示,将在今年年底前在资本市场改革方面取得“迅速而果断”的进展,以引导私人投资进入欧盟的绿色和数字经济。欧盟财长已承诺在2029年之前成立资本市场联盟。


  马克龙和朔尔茨今年5月底在一篇联合署名的文章中表示,欧洲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是单一市场,欧盟需要充分释放资本市场的潜力。而太多寻求发展资金的企业转向了大西洋彼岸,太多欧洲储蓄被投资到国外,而不是欧洲最有前途的初创企业和成长阶段企业。必须认真对待以银行业和资本市场联盟为核心的真正一体化的欧洲金融市场,解决各自为政的问题,确保欧洲金融业的全球竞争力。为此,欧盟必须重启欧洲证券化市场,提高欧盟资本市场监管的统一性和效率,协调企业破产框架和税法的相关方面,简化监管框架,为所有人开发简单、有效的跨境投资和储蓄产品。


  马克龙说,每年有超过3000亿欧元的欧盟储蓄投资主要以债券和风险投资的形式投到美国市场,“这有些荒谬”。


  朔尔茨说,已与马克龙结成“联盟”,以求最终在欧盟建立一个可正常运作的资本市场联盟。


  有分析指出,全球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均来自美国,其市值之和已经超过了法国、德国和英国股市的市值之和。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中,美国公司也走在前列,吸引了大量投资,总体上远远领先于欧洲公司。


  研究公司睿咨得能源公司的分析报告称,欧盟“在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能力和国内供应链投资方面,远远落后于其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目标”。


  经济分析委员会、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和法德经济专家委员会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市场联盟方面的现有政治提案要么侧重于促进欧盟银行业一体化,要么侧重于扩大欧盟股票市场,如进一步发展相对疲软的欧洲证券化市场。证券化可以缓解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压力,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这些措施“不太可能促进那些创新型、面向未来的公司”的增长和投资,这些公司往往追求的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技术。因此,欧盟需要采取聚焦增长和推动投资的资本市场战略,而不是银行业的扩张。


  德法高级经济顾问机构声明中提出的建议还包括将儿童引入股票市场,以便让年轻人熟悉投资股票。声明建议,为6至18岁的未成年人提供小额存款转入投资账户的计划,以便教会他们进行长期投资。“这将使孩子们经历不同的金融周期,并了解投资股票的长期低风险和高回报。”这些经济顾问机构认为,从长远来看,这项措施可能会导致储蓄习惯的改变。(记者 王婧)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