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交出成绩单 看看谁是外贸“尖子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21





  近几天,全国海关陆续公布了区域外贸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多区域、多省市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京津冀、粤港澳区域、东三省以及我国中部地区的安徽、西部地区的广西等省市,货物贸易进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出口方面,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速持续回升至6.9%,从增长动能角度看,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新质生产力助力国企品牌转型升级


  今年7月,适逢打造中哈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之际,以安徽一家国有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积极推动海外事业融入哈萨克斯坦产业链和价值链。7月5日,企业发布产销快报: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5.28%。在哈萨克斯坦,2024年上半年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05%。


  汽车企业负责人 项兴初:我们主动融入新汽车时代的生态建设,持续强化技术和产品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向新能源汽车方向的转型升级。力争发展成为“百万销量、千亿营收”的主流汽车集团。


  从哈萨克斯坦的“人民汽车”,到墨西哥“每10辆电动乘用车就有6辆来自江淮”,从意大利、奥地利等欧洲高端市场大街小巷出现了它的靓丽身影,到阿联酋万台市场的新突破,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朋友圈持续扩大,目前已在12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出口超80万辆。


  合肥海关统计显示,上半年,安徽省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7成,汽车及零配件贡献最大,增长23.8%,拉动全省出口增长4.5个百分点。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67.8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4%。其中,上半年及当月规模均位居中部地区第一。


  西部地区扩大对东盟等区域进出口


  从外贸成绩单看,我国西部地区12省市上半年表现也可圈可点。对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以及对中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速较快。


  据南宁海关统计,2024年上半年,广西进出口总值3452.8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出口1918亿元。上半年,广西对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占比明显提升,增长26.7%。其中,广西对越南进出口保持强劲增势,增速超三成,从单一经济体看,越南已连续25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据拉萨海关统计,上半年,西藏自治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8.01亿元,同比增长132.4%。增速连续6个月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西藏自治区外贸增速排名全国首位,出口和进口增速均居全国第一。


  大连服装行业向高端定制转型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东北地区外贸进出口也交出了历史最好成绩。东北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6138.6亿元,同比增长1.5%,创历史同期新高。戳视频,通过一个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加速外贸发展的例子,来看老工业区的新变化。


  服装加工是大连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这里的企业主动创新求变,聚焦高附加值单量单裁业务,以“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引领行业从批量服装向定制化服装转型,逐渐摆脱传统增长模式。


  这几天,在一家企业智能化生产线上,机械手臂正按照定制尺寸自动裁剪面料,自动挂装系统自动识别不同加工需求后,将料件分别送到所需的下一道工序。


  不同于批量化生产服装,定制化服装料件品种非常多,加工需求也是五花八门。针对定制化服装“短生产、急交货、零库存”特点,大连海关实施“智慧监管、分类审核”的作业模式。


  大连海关所属金普海关加工贸易一科副科长 遇敏:我们将海关监管顺势嵌入至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柔性生产体系中,实现企业自管与海关智能监管相结合。当前,企业定制服装从10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


  目前,大连市已有多家服装家企业已陆续开展“定制化”服装加工业务,产业链“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据统计,今年1到6月,大连市实现“定制化”服装出口4.45亿元,同比增长2.9%。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外贸规模创新高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17日对外公布,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和广东省外贸规模双双创历史同期新高。传统外贸大省继续领跑全国外贸。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外贸总值达4.2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9.8%。


  今年以来,广东外贸回升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4.3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20.6%。


  具体来看,重点出口商品增长较快,如广东的优势产业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9%;船舶、电动载人汽车、集装箱快速增长,分别增长70.7%、78.3%和104%。


  此外,广东贸易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进出口2.8万亿元,增长21.3%。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