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武夷山:盘活乡村闲置资源 赋能乡村振兴

    福建武夷山:盘活乡村闲置资源 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当地以乡村振兴公司为载体,积极探索乡村资源“闲”转“资”、“资”转“贷”、“贷”转“产”三步转化机制,有力促进茶业、文旅、“乡愁”土特产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村财增收、群众致富
    2025-04-07
  • 甘肃康乐:小菌菇产业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甘肃康乐:小菌菇产业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从深山菌棚到智能工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近年来以政府搭建政策舞台,科技注入发展动能,企业延伸价值链条,群众共享产业红利——这条环环相扣的“幸福链”,
    2025-04-02
  • 特色产业“掘金”助力群众持续增收——广西田林乡村振兴一线见闻

    特色产业“掘金”助力群众持续增收——广西田林乡村振兴一线见闻

    。近年来,田林县立足资源气候条件,建立“群众出一点、公司垫一点、政府奖一点”和公司“保底回收”的联农机制,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2025-03-31
  • 甘肃古浪:乡村就业工厂托起“家门口的幸福”

    甘肃古浪:乡村就业工厂托起“家门口的幸福”

    记者从甘肃省人社厅了解到,截至2月底,甘肃省乡村就业工厂累计达到2586家,吸纳就业超过10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9万人。
    2025-03-28
  • 以爱为笔 绘就乡村振兴华章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无数有志之士怀揣着梦想与担当,奔赴乡村的广阔天地,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挥洒汗水、奉献智慧。
    2025-03-28
  • 打造新“鲜”品牌 释放致富“蘑”力

    打造新“鲜”品牌 释放致富“蘑”力

    近年来,邹城市持续推动蘑菇全产业链升级,不断提升“邹城蘑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邹城蘑菇”从“种产品”向“树品牌”转变,为该市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2025-03-26
  • 山东栖霞红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栖霞红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翠屏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的重要举措,以"红薯产业联盟"为抓手,聚力培育产业规模,持续探索"飞地"发展红薯种植"2+2+N"模式
    2025-03-24
  • 河北迁西板栗成为农民增收致富“金果”

    河北迁西板栗成为农民增收致富“金果”

    河北省迁西县,一颗颗饱满圆润、香甜可口的迁西板栗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正成为推动当地绿色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2025-03-21
  • 我国“乡村著名行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我国“乡村著名行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民政部最新统计显示,自2023年在全国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以来,全国已累计规范命名67.4万条,方便了乡村百姓出行导航、生产生活,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2025-03-19
  • 广西三江:茶旅融合走好乡村振兴路

    广西三江:茶旅融合走好乡村振兴路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依托“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天然优势,以茶为媒、以旅兴业,探索出一条茶旅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5-03-17
  • 村企结对 工农融合陕西神木解锁“共富密码”

    村企结对 工农融合陕西神木解锁“共富密码”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紧盯乡村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
    2025-03-14
  • 这些“三农”内容,让农民增收有了新“密码”

    这些“三农”内容,让农民增收有了新“密码”

    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三农”工作的这些内容,群众怎么看?
    2025-03-12
  • 如何破除人才土地资金流动壁垒?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乡村全面振兴→

    如何破除人才土地资金流动壁垒?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专家表示,一系列强农惠农部署,将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03-10
  • 多肉产业开出乡村振兴“致富花”

    多肉产业开出乡村振兴“致富花”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坚持“生态立县”,大力发展以多肉植物为主的绿色生态经济,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新路,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致富“双赢”。
    2025-03-0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