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全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大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引导发挥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甘肃省政府省长唐仁健在该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大会上指出,甘肃省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阶段,要抓好乡村旅游这个产业扶贫新业态。
打通农产品物流“脉络”
“到2018年底,基本消除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到2020年,全省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力争达到2万元以上,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发展机制。”日前,甘肃省政府12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脱贫攻坚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详细解读了19项脱贫攻坚政策。
全力推进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将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作为甘肃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大节点,充分发挥集聚能力强、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优势,把该省内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打造成内贸外贸融合、线下线上一体、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商品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甘肃省商务厅表示,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该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及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在甘肃省“一区一州”及深度贫困县区建设农贸市场,补齐物流设施短板。对甘肃省重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优化市场布局,完善市场功能。到2020年,再建设
100个农贸市场,帮助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方便农村消费,提高农民收入。“全省有果蔬保鲜库需求的48个贫困县846个贫困村,新建果蔬保鲜库975座,新增果蔬保鲜储藏能力38.1万吨;209个贫困村购置移动保鲜库,有效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村,实现对有需求贫困村的全覆盖。”甘肃省农牧厅表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龙头企业最高贴息100万元各级财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对连续3年稳定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龙头企业给予支持。对以订单收购、股份合作等方式带动合作社或者贫困户的龙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其中带动5家以上合
作社或者带动50户以上贫困户的,该省级财政贴息4个点,带动10家以上合作社或者带动100户以上贫困农户的,省级财政贴息5个点,最高贴息100万元。按照“在每个贫困县每个特色产业至少培育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目标,58个贫困县每县每年新组建或者引进1至2家龙头企业,每家龙头企业吸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占用工总量的30%以上,按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小,投资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奖补50万元,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奖补100万元。
六项指标攻坚“铺路”
“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指标,统筹考虑村内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综合因素,共4项指标,均为否决指标,全部达标后方可退出。”甘肃省扶贫办指出,贫困人口脱贫是核心指标贫困人口脱贫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共6项指标,均为否决指标,全部达标后方可退出。
重建住房原则上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甘肃省建设厅表示,以“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为重点,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含优抚对象及国民党抗战老兵)、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
开发7万个乡村公益性岗位,2018年至2020年,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90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输转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应输尽输。甘肃省人社厅表示,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吸纳本县市区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吸纳本县市区贫困劳动力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按1000元/人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一次性奖补;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按2000元/人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一次性奖补。“扶贫车间”吸纳10名以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可给予一次性补助;稳定就业3年以上的,可给予一次性补助。属于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
的“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达到用工总数20%以上的,当年度给予6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规模根据帮扶的贫困户数量按户均5千瓦左右配置,最大不超过7千瓦,单个电站规模原则上不超过300千瓦,具备就近接入和消纳条件的可放宽至500千瓦。”甘肃省发改委表示,优先扶持深度贫困地区和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
开足“马力”旅游扶贫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8.5万户贫困户、3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甘肃省旅发委表示,今年在贫困地区扶持150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全省扶持500个村发展乡村旅游,创建206个旅游示范村,新建10000户标准农家乐。经过3年努力,通过发展旅游带动脱贫的人数占总脱贫人数20%以上。其中以纳入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的“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为重点,在深度贫困地区扶持262村开展乡村旅游,建成农(牧)家乐4000户,2018年,在贫困地区扶持150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建成农(牧)家乐1500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落实精准培养,对“一户一策”中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一对一”建立学习就业档案,由帮扶教师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落实精准就业,在职业院校设立建档立卡户毕业生就业创业窗口,为建档立卡户毕业生至少推荐3个优质就业岗位,做到建档立卡户毕业生“不就业、不脱手”。“旅游扶贫要开足马力”。唐仁健强调,乡村旅游已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出现“井喷式”增长。是各地竞相发展的大热点,是推进脱贫攻坚的大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大抓手。要着重把握好理念创新、品牌打造、路子选择、主体引建、农民受益、要素保障、产品营销七个关键环节。(作者:黄智杰)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