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灵璧:扶贫工厂进村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6-27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灵璧县了解到,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该县将扶贫工厂建在村头,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村”实现就业增收。


  “我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也不能像别人一样去城里打工。”李瑞荣告诉记者,有了扶贫工厂,不出村就能上班,一个月能挣2500元钱。56岁的李瑞荣是灵璧县尹集镇田路村人,一个月前来到田路村扶贫工厂学习缝纫技术,如今已经能熟练地进行缝纫操作。


  据了解,田路村扶贫工厂建成于2017年12月,2018年3月引入灵璧县文威服饰有限公司进驻,现有员工39人,其中贫困户12人。工厂以服装生产加工为主,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不大,劳动力需求量大,在安置周边贫困劳动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该厂每年向村集体交付3万元的租金,为村集体带来一定的收入,用于村级扶贫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像田路村这样的扶贫工厂,灵璧县已在73个贫困村实现全面覆盖。扶贫工厂大都实行人性化管理,农民在农忙或家中有事时,可以不来上班。工厂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以充分适应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


  天刚亮,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贫困户刘翠芹来到村里的飞跃渔具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家门口打工,不耽误照顾家里,每月能挣1500多元钱,农忙还不耽误种庄稼,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刘翠芹说。


  记者了解到,灵璧的73个贫困村扶贫工厂建设已累计投资3849万元,安置劳动力1833人,其中带动贫困人口就业929人,人均工资达到1807元,全县贫困村集体平均收入达到3.5万元,示范效应显著。


  灵璧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唐锐表示,在扶贫工厂建设中,灵璧县实现了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有效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从根源上避免了边脱贫、边返贫现象。下一步,灵璧将充分挖掘贫困村资源,因地制宜,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扩大扶贫工厂示范带动作用。(记者 吴慧珺)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安徽找到金融扶贫“金钥匙”

    截至3月末,全省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1 25亿元,其中地方法人金融机构2017年1季度发放扶贫小额信贷8 87亿元,占一季度发放总量的97 2%。
    2017-05-04
  • 特色产业拔穷根 乡村容颜改穷貌

    特色产业拔穷根 乡村容颜改穷貌

    三元镇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坚持产业扶贫,以生态特色产业为主,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坚持就业扶贫,加强对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培训,让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
    2017-05-16
  • 安徽六安:选准脱贫攻坚突破口

    安徽六安:选准脱贫攻坚突破口

    说起茶产业,大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如数家珍:“以前村民们只是粗放型的种植、加工。现在村里围绕茶叶产业,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大大增加了茶农收入。”
    2017-05-17
  • 安徽打好政策组合拳 精准扶贫开花结果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及各级部门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把扶贫工作视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
    2017-05-1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