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再次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关键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如何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设数字农业农村等举措,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做优做强特色乡村产业
“从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启动实施,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全国政协委员、煌上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褚浚表示:“从当前全国各地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看,存在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强、产业特色定位不够鲜明突出、产业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永泰县希安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玉胜说,部分地区缺乏统筹规划,存在乡村主导产业选择同质化、无序化现象。
针对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褚浚说:“要建立一批乡村振兴国家级产业示范区,把产业示范区作为引领和带动全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发展的重要路径方向,并以产业示范区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组织、运营和管理新型模式。”
褚浚进一步表示,根据产业示范区产业定位、建设发展、目标任务、示范带动效应等,要做好充分完善的顶层设计;围绕示范区建设、产业发展、设施配套等重点领域,制定投资指导目录和鼓励政策;针对示范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加工、流通、科技等各类产业要素和创新支撑,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机制,推动各类产业要素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力量积极参与其中。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国凤乱针刺绣研究所艺术总监莫元花建议,继续优化发展优势特色乡村产业,积极推进种养殖企业“三品一标”等认证申报,推动“一村一品”“生态农业示范园”等品牌创建,做优做强乡村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培育壮大龙头链主企业
“龙头”领起来,农业强起来,乡村富起来。代表委员认为,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要培育具有传统优势和价值优势的龙头链主企业,打造主导产业链和价值链。”卢玉胜表示,一方面,要利用税收、政府补贴等方面政策,培育壮大一二三产融合的龙头企业,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另一方面,要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龙头企业合作,发挥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带动乡村产业高效发展。
卢玉胜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建设,构建“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企融合共赢模式,让小农户有机融入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中,明确企业和农户收益,让农户充分享受龙头企业发展红利。
褚浚也表示,大力探索“公司+村集体组织+农户”的组织载体模式,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重点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村和农民。
推进数字农业建设
数字农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数字农业发展路径,智能感知、分析、控制等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数字化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焕发出农业新的光彩。”莫元花说,但目前农业数字化仍存在“三有三缺”的问题:“有数据,缺智慧”“有盆景,缺风景”“有技术,缺人才”。
莫元花建议,要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数据“一张网”,推动资源“集中化”、数据“产业化”、服务“便民化”。比如,加快建设准确可靠的农田土地、自然资源、种质、农村集体资产、经营主体等基础数据库,建立数据共享、传输标准体系,提高农业数据采集、使用效率。同时,坚持种养和销售产销两旺,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进程,实现种植有大脑、养殖有智慧、销售有路子。此外,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新基建”,强化数字农业支撑保障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希平也表示,要构建全国乡村“数字大脑”,促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安全有序共享;加快培育数字乡村应用场景,推进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方面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打造数字乡村人才“蓄水池”,以“三农”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农人为重点,强化培育数字化人才;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数字化技能培训,激活农民参与数字治理的积极性。(记者 叶伟)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