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行业净利润估算不足1% 电视机企业发展承重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7-25





  时值盛夏,电视机行业却如临寒冬。
 
  受面板价格大幅提升、电视机销量萎缩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电视企业利润普遍下滑,全行业净利润估算不足1%。重压之下,电视机行业何去何从?
 
  7月18日,在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和奥维云网联合举办的上半年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上,多家电视企业负责人坦言“面临困境”“日子很难过”。
 
  据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介绍,上半年,我国国内电视机零售量2181万台,同比下降7.3%,但由于均价同比上涨12.4%,零售额仍保持了4.3%的增长,为740亿元。出口方面也有所回落,1~5月,我国电视机出口2662万台,下降6.1%。
 
  “无论同比还是环比,智能电视销量都在下降,并且实际数字比第三方统计还要差一些。”乐视网高级副总裁任冠军坦言,不光是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调控影响了电视消费增长,大量互联网和传统企业涌入智能电视行业进行低价竞争,使得电视消费提前透支。
 
  而电视机原材料成本中占比最高的面板,去年以来价格持续飙升,更直接将电视机生产企业压得“喘不过气”。
 
  奥维云网黑电事业部总经理翁振华分析说,去年至今面板价格平均涨幅约40%,但电视机销售价格涨幅仅12%~13%。电视机生产企业利润微薄,难以消化面板价格上涨成本,由此导致经营压力持续增大。
 
  不过,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当前的困境正好倒逼电视机生产企业摒弃“价格战”“概念战”,真正转向“价值战”。
 
  “大家都感到寒冬将至,但我不这么认为。任何时候只要是消费品就一定有市场,只是要做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中国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刘建强说。
 
  任冠军也表示,这几年智能电视靠低质低价竞争,普遍牺牲配置,消费者使用一年、两年电视就没法用了。如果只考虑企业利益不考虑用户利益,这个行业肯定走不远。
 
  “在环境艰难的时候,应该思考产品向何处发展。这几年行业数据已经显示,消费者需求升级了,这为我们提升产品指明了方向。”刘建强说。
 
  在彭健锋看来,我国电视机行业出现的问题是结构性过剩,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中高端消费需求却不能完全满足。行业面临困难和挑战,但转型中也有机遇。
 
  他举例说,电视机的安全使用寿命期为7年,国内超期服役的电视接近2.5亿台。按此标准“汰旧换新”,国内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5000万台扩大至7500万台以上。“潜力很大,这需要企业加大推广和挖掘力度。”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视听处调研员周海燕指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视机制造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到了今天,电视机生产企业不能一味追求量的增长,还需要加强品类结构调整,通过提升品质、完善附加服务保持利润水平,才能维持行业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电视机行业已掌握了部分前沿显示技术,有些已走在世界前列。电视机生产企业应发挥好这些优势,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并转化为市场效应。
 
  此外,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也将给电视市场带来新的活力。电视机生产企业应坚持以品质过硬、性能优良为第一原则,不断研发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新产品。
 
  姜琳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国产电视机上半年净利不足1% 客厅争夺战趋白热化

    国产电视机上半年净利不足1% 客厅争夺战趋白热化

    央视财经报道,有业内人士称今年上半年彩电行业出现了历史上没有过的困难,销售数据整体下滑。新华社援引相关数据称,今年上半年,我国电视企业普遍利润下滑,全行业净利润估算不足1%。
    2017-08-14
  • “勒索病毒”敲响警钟 企业级网络安全亟待完善

    “勒索病毒”敲响警钟 企业级网络安全亟待完善

    第三方研究机构Gartner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级网络安全需求巨大,目前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企业数超过1100万家,绝大多数企业均已接入互联网,但却缺少安全可靠的IT系统。
    2017-05-16
  • 出口压力增大 企业出口转内销面临三大阻碍

    近年来,受出口退税汇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反倾销国家增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型企业的压力增大,一些企业看好国内市场,开始转向内销。但是,出口转内销的企业想要打开国内市场也并非易事。
    2017-06-18
  • 标准必要专利成中国企业“难言之痛”

    标准必要专利成中国企业“难言之痛”

    近年来,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知识产权纠纷备受各界关注,随着许多国家加入各种双边和区域协定,重视、加强知识产权创新和标准开发能力,逐渐成为遵守国际标准的重要环节。
    2017-07-2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