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采集、育种芯片开发,是我国突破奶牛育种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的重要实践。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推动奶牛种业振兴,服务奶业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我国第一个由企业牵头成立 的奶牛商业化联合育种数据库“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数据库”对外发布。该数据库收集了大量表型、基因型数据信息,制定了奶牛基因组参考群体遴选、繁殖、产犊、性情、步态等一系列数据标准,对于全面夯实我国奶牛种业振兴数据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而去年中国荷斯坦牛中高密度(126K)基因组选择育种芯片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奶牛育种芯片设计开发取得重要突破。此后,50K育种芯片、育种1号芯片等一系列奶牛低密度功能性选育芯片陆续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高效、准确筛选“高产、长寿、抗病”奶牛基因性状方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育种基础得到全面夯实
农业农村部《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建成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建立全国奶牛育种大数据和遗传评估平台,育种新技术实现自主突破,高效扩繁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近年来,龙头企业牵头、产学研深度融合联合育种已经成为奶牛种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特色和动力源泉。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奥克斯种业、内蒙古赛科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奶牛种业优势企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北京奶牛中心等作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入选国家种业阵型服务平台。
首农畜牧副总经理、北京奶牛中心主任麻柱介绍说:“在奶牛种业创新方面,我们主要从种源和技术两个角度着手:一方面组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养殖模式的种质资源,采集标准化育种数据,开展种牛自主培育,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另一方面聚焦奶牛繁育技术短板实施联合攻关,开展种质自主评价,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快速转型升级,规模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奶牛单产持续刷新历史,奶牛养殖业头部企业母牛年单产普遍突破12吨,部分牧场高达14吨,达到奶业发达国家同等水平。另外,我国奶牛种业在部分技术领域如基因挖掘、模型与算法、良种扩繁等技术基本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
“我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奶牛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国家和地方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围绕奶业产业链各个重要环节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推动奶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产业技术升级。”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长全说。
商业化联合育种亟待发展
“纵观我国奶牛种业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从‘种牛活体引进为主’,到‘国产冻精改良为主’,再到现阶段‘进口冻精改良为主’3个阶段。在这3个阶段发展历程中,奶牛核心种源主要还是依赖国外,根本原因是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历史短,奶牛育种基础薄弱、原始数据积累少、原始创新技术少。”麻柱介绍说,“奶牛育种是系统工程,提升种源自给率不仅依赖种质、数据、技术,还涉及产业链融合、品牌建设等多种因素。”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进步、种源遗传水平的提升和技术的突破,如何建立商业化联合育种机制,尽快缩短与种业发达国家差距,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联合育种机制创新方面,国内开展了积极探索。北京奶牛中心和山东奥克斯分别牵头成立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香山联盟”和“北方联盟”,有力促进了育种企业之间的横向交流合作。2016年,北京奶牛中心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宁夏农垦乳业等国内奶牛养殖业龙头企业,发起成立“国家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
提高奶牛种源自给率不仅仅要做好育种支撑,也需要做好国产冻精品牌提升。“我们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整合更广泛奶牛养殖企业积极参与奶牛育种事业。”麻柱说,“奶牛育种科技工作者也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科研是为产业服务的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胸怀,在育种规划设计、选择指数开发等方面充分征求用户代表意见,共同推动奶牛种业振兴。”
奶牛种业振兴一直在路上
当前,我国奶业正经历行情低谷,迫切需要全产业链控成本、提效率。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飞在2024年中国奶牛大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奶业面临着2008年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国内消费波动催生了一系列新挑战。面对困难和挑战,奶业应站在国际大局的高度,在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打造更多的新产品,立足模式创新,培育新业态。
麻柱建议,鉴于奶牛育种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建议持续加大对种公牛后裔测定、DHI生产性能测定、基因组检测等基础性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生物育种技术与基因组选择技术融合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商业化联合育种,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我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奶牛种源在种质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发、育种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种质遗传水平显著提升,商业化联合育种初见成效。”麻柱表示,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转型发展,奶牛种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也必将在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记者 邓淑华)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