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涉储产业注册企业超8万家,2030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或接近3万亿元
储能产业发展很快,短板不少
“随着原材料供应问题逐步缓解、各地新能源配储政策逐步完善、独立储能商业模式不断优化,储能电站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5月24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预计,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吉瓦-20吉瓦,2025年进一步提升至70吉瓦。
多位与会嘉宾指出,虽然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成绩不俗,却仍处于产业变革和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趋势的探索期,外资、合资、自主品牌及跨界储能新势力“短兵相接”,企业竞争深陷“内卷”,行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矛盾和难题。
热度持续升温
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超过8.7吉瓦,总体市场规模约1800亿元,同比增长约240%,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指出,新型储能具有布局灵活、响应迅速、建设周期短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认可,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
“经历三年疫情冲击的各行业都在逐步恢复,储能行业也利好不断。在原材料价格回落的同时,国内大项目招标接连不断,各地对储能的支持政策也陆续出台。”派能科技总裁谈文表示,随着储能行业热度持续升温,在一二级市场得到普遍关注,其他行业也纷纷跨界进入寻求机遇,已有储能企业持续向上下游拓展。
王泽深指出,我国涉及储能产业的注册企业数量已超过8万家,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产业规模或突破万亿元大关,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元。
“现在,印度、中东和非洲等市场需求都在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30年前后,整个市场的年新增需求会进入太瓦时时代。”亿纬储能市场总监叶婉柔预计,2023年到2027年,全球储能市场总需求量约为2200吉瓦时,主要需求区域为中国、欧洲和美国,占比总计或达到77%。
厦门科华数能总裁陈四雄认为,2023年是储能行业发展转型之年。“为了储能行业长远健康发展,未来必须走更加安全、高效、可靠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诸多挑战亟待解决
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隐忧也在浮现。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新型储能在短时调频、电能质量调节等领域已具备商业竞争力,但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峰谷价差套利等能量型应用方面,成本还有待进一步降低。2022年,锂电池上游原材料出现大幅价格波动,对储能产业链中下游造成较大降本压力,未来一段时期,电池原材料仍将是决定锂电池成本的关键因素。
除了成本,技术攻关也是储能行业面临的“必答题”。当前,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进步较快,有望经济、高效地满足小时级等中短时间尺度的灵活性调节需求,但经济性尚不足以支撑跨日、跨周乃至跨月等长时间的电力系统调节。因此,需加快制定长时储能技术路线图,着力推进压缩空气、氢储能、热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研究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和市场机制,合理把握不同时间跨度储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节奏。
谈及储能技术创新的困境,智光储能董事长姜新宇直言,无序、无底线的价格竞争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要避免为创新而进行的“创新”,行业需要以实效来验证创新,资本市场与储能行业也需理性融合发展。“技术跨界需要上下融合、全力协作,技术创新需要通过案例复盘,推崇经过实践检验的技术创新。”
此外,为提升新能源发电自身调节能力,多地采取“一刀切”标准要求新能源发电项目按固定比例配置储能容量与时长,部分地区将配储能作为新能源建设的前置条件。另外,各地针对独立储能项目的市场补偿机制存在较大差异,未来收益水平及来源结构有待完善。
加快培育壮大产业
针对上述情况,刘亚芳指出,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方面,要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深入推进多元化发展。“既要鼓励集中式储能建设,也要支持分散式、分布式储能创新发展。既要发展锂离子电池,也要鼓励液流电池、压缩空气、飞轮等技术多元化发展,从而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体系。”
为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建议,积极培育壮大储能产业,推广一批高效、低成本储能技术,推动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关键技术及先进基础工艺等应用。加快关键材料、模块、系统技术规范化推广;逐步拓展储能应用范围和场景,引导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和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和案例,在重点行业和领域予以推广;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系统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等工作,支持开展不同应用场景的储能标准研究,积极构建储能全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营造建设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
王泽深也建议,结合我国国情,加强政策支持,培育不同应用场景的商业模式。“开拓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电源侧推动新型储能参加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在电网侧建立成本疏导机制,在用户侧鼓励分散能源资源以聚合形式参加系统调节。”(记者苏南 卢奇秀)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