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12月27日,在国新办举办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就交通运输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交通需求更旺展现中国活力更强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与幸福感、获得感。
“盘点回望2024年工作,交通运输行业上下都非常自豪、振奋、充满信心。”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表示,这种信心源自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庞大交通运输需求。
数据显示,2024年春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84亿人次,国庆假期7天,出行人数达20亿人次。从全年看,全年客运量将达645亿人次,日均1.8亿人次,同比增长5.2%。货运量有望达到565亿吨,日均1.5亿吨,同比增长3.5%。“可以说,需求更旺不仅体现了中国活力,还是交通发展的一个内生动力。”李扬说。
如今,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达600万公里,深中通道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建成运营。今年预计新颁证民用运输机场5个,铁路营业里程超1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4.6万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约5万公里,其中新改(扩)建高速公路超过8000公里,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座打得更坚实。此外,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发布的一系列经济增量政策,也使交通发展红利持续释放。数据显示,我国11月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都在加快。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我们更有信心取得新的业绩。”李扬表示,交通运输部门将重点抓好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并在推动深化综合运输体系改革的同时狠抓安全生产,让人民群众出行更安全。
明年全社会物流成本有望降低3000亿元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交通物流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王绣春指出,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细化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各细分领域实施方案,在政策层面构建起“1+5”框架体系,聚焦打通交通物流堵点卡点,部署18项重点工作。预计明年全社会物流成本有望降低3000亿元。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也对降低物流成本起着促进作用。日前,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对此,李扬表示,这个文件的核心是加快建设统一的交通运输大市场,实现跨方式的交通融合、实现跨区域的交通统筹布局、实现跨领域的协同发展。
“市场最重要的就是配置资源,配置资源的背后就是要素资源流动,交通行业在这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李扬强调,针对这些问题,交通运输部门将强化对交通运输重大项目的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特别是打破数据壁垒,统筹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共享公用,加快区域间、部门间数据的共享交换,为经济社会的活力释放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保障。
为服务扩大内需作出交通运输新贡献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根据交通运输部监测和评估情况来看,“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实施进展顺利,主要任务、目标、指标进度符合规划要求,预计可顺利完成相关规划任务。
“特别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已建成路线里程超过26万公里,建成率约90%,这标志着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迈出了新步伐。”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兼综合规划司司长吴春耕表示,今年,交通运输部编制完成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路线方案》,谋划实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联通提质工程等,这将使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可达性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区域交通一体化不断向纵深迈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农村公路建设方面,2025年交通运输部计划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5万公里,新增通硬化路较大规模的自然村(组)1.24万个,同时推动农村公路骨干路网的提档升级,按照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打通乡镇、主要经济节点对外快速通道,推进较大人口规模的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制村通等级路。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对此,吴春耕指出,交通运输部制定出台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2025年版)》,包括20个左右重大工程包、40个左右单体重大项目,都将在2025年谋划启动或者有序推进实施。
“对这40个左右单体重大项目,我们力争形成‘建成一批、续建一批、新开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互动,为服务扩大内需作出交通运输新贡献。”吴春耕说。(记者 訾谦)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