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再到无穷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阔步前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0-05





  75年,两万七千多天,全世界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史诗级巨变。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决断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伟大感召,从惊叹日本新干线的速度到中国高铁成为国家名片,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从"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到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展开,从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到核潜艇、"华龙一号"三代核电等大国重器捷报频传……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CII)报告》如今的中国,已跻身于全球创新指数20强行列,每一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写下奇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非常重视科技领域的发展。无论是工业、制造业、能源等产业,还是教育、交通等行业发展,都是源于科技的推动。"易智时代常务副总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王红梅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要强盛、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发展一直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内容。党中央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大势,结合我国实际对科技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新中国成立初期编制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科技发展作出重要安排。改革开放初期编制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强调科技发展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2005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调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入新时代,编制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强调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董事长陈锦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科技创新的内在紧密关联。"


  "回顾历史,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面貌,中国错过了前几次科技革命的机会,但通过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成功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陈锦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科技创新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各国纷纷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力度,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责任也有能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力量。


  陈锦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关乎中国自身的发展安全、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而且对于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和应对全球性挑战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面对世界科技创新大潮,中国强调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科技创新,中国能够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提高国家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全球产业升级和科技革命的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环境,激励创新主体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最后,科技创新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不仅要实现自身的发展,还要通过科技创新等方式,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和科学的快速进步,我国正从"中国制造"逐步迈向"中国创造"。1981年,我国首次提出对科技成果进行有偿转让,技术交易市场开始孕育发展。1996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对法律进行修订并制定配套政策和行动方案,技术要素市场加速发展壮大。


  2023年,我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95万项,成交总金额6.1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3.4倍和9.6倍。2016年推进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截至2022年底,各级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6659家,孵化器内企业32.7万家。


  "科技成果转化在新中国75年发展历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具有重要意义。"在陈锦看来,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将"从0到1"比作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那科技成果转化则是"从1到无穷"的伟大跃迁,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的关键环节,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赢得全球竞争战略主动的一道时代必答题。


  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陈锦表示,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有效提升了政府决策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这不仅加强了国家的社会管理能力,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也增强了政府对重大公共问题的应对能力,为维护国家长期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科技成果转化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陈锦表示,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了产业升级,尤其是在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的突破,有效地提升了产业链的价值。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历史证明,只有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各领域竞争赶超、实现高科技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全面实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陈锦表示。


  产学研用协同是创新中的难题


  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研究和生产的重要桥梁,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新质生产力是经过技术突破,进而实现要素组合,形成新的产业部门并改造传统产业部门,最终推动产业体系的发展,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从而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常用'0到1,1到N'的链条来描述这一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产学研用系统协调的复杂过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然,"0到1"和"1到N"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而创新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特征。


  一方面,基础研发能力薄弱是突出的短板。尽管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迈上2万亿元和3万亿台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但我国在底层技术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以人工智能为例,我国的落后并非在大模型或应用场景,而在于底层根技术。"


  另一方面,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市场机制、考核机制、研发体制以及新型研发组织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个过程链条较长,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且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和制造环节,关键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工业基础原材料、行业共性技术基础和关键基础工艺等方面,我国都相对落后,这正是我国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这些'工业四基'都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来逐步解决。通过健全支撑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制造业从大到强的转变,我国有能力逐步解决这些问题。"黄群慧表示。


  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和共享


  "从最初的农业机械到现代工业生产,每个工厂在生产线上以及车间内均需大量人力。但随着设备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升级,如汽车零部件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如今一条生产线仅需一人操作,甚至出现无人车间。"王红梅向记者介绍道。


  我国科技创新正处在实现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远大于科技制造力,科技企业单纯地依靠封闭式的自我产出和技术研究来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已经远不能满足当前世界的发展速度和格局变迁,通过科技引入和人才输入以确保企业持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实力。


  "高校是培育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在培养面向新兴科技的科研人才方面,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的基础性和原始创新性研究主要源自学校教材和行业技术论文等理论性研究。然而,这些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相距甚远,对于他们来说,接触新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实际需求存在难度。因为他们的研究还基于基础理论,而企业产业需要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必须立足于现有、成熟且可实施的技术来满足当前的产业需求。"王红梅表示。


  在王红梅看来,实际上,与新兴产业相关的更新、更前沿的技术,如果能够与市场需求相连接或引领前沿技术的研究方向,那么这两者的结合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将非常显著,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我国应该如何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和共享,推进产学研用合作


  王红梅认为,首先国家政策的引导至关重要。近年来,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科技部和工信部相继启动了众多科技型重大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起到行业引领的作用,并且因涉及客户、终端用户以及企业、研究机构、科研院校等多方参与,进一步促进了产业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了高效目标。


  此外,企业可与高校合作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探索产业需求和技术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可将高校的前沿技术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同时,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可为工业、国防、能源、交通等传统行业提供标杆工程和示范工程,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最后,要注重人才培养,高校课程设置内容需更多地考虑学生毕业后能否直接与行业接轨。若学生仅接受理论学习,那么工作后,需较长时间才能对就业领域作出贡献,短期可能需一至三年,长期则可能达到三至五年。而若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学生就能接触更多与前端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的项目,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还能帮助他们明确学习某项技术的目的及对行业趋势有更深入理解。科研院所能够培育出更贴合当前及未来市场发展需求的科技型人才,从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从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个"第一",到全球科技领域一个个"第一",一个创新的中国如旭日东升,新的动力磅礴迸发。


  75年来的科技发展,不仅成就了我国短期发展水平的飞跃,还为中国长期发展积蓄了动力。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面向未来,中国人民必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大事记


  ●1988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科教兴国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同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使之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新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谋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了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


  ●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由此,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记者 左宗鑫)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