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 稳外贸 发展新质生产力
多举措推动下,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消费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6.6万亿元,外贸实现稳健开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近期生产、消费、进出口等相关数据的披露,展现了国民经济正在回升向好。
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向好
今年以来,商务部落实落细各项促消费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推动了消费持续扩大。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前两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5.5%。商品消费稳步增长,16类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有14类实现正增长;服务消费潜力释放,服务零售额增长12.3%,其中餐饮收入增长12.5%;线上消费增势良好,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15.3%;线下消费活力提升,23条全国试点步行街客流量、营业额分别增长16.0%、7.0%,限额以上专业店、便利店零售额分别增长7.8%、5.8%。
“前两个月,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向好,总体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展望全年,随着各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支撑消费增长势头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多,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也在持续增强,新潜能不断释放,我国消费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向好态势。”郭婷婷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抓好四方面工作来推动消费稳定增长、持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突出重点品类、节庆时令、特色民俗等,继续办好“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促进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推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二是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三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顺应数字、绿色、国潮等消费新趋势,推动扩大服务消费,打造更多消费新增长点,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开展绿色商场常态化创建,支持新消费品牌孵化培育,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激发国潮消费潜力。四是完善市场和流通体系。继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加快构建以步行街为引领、以商圈为支撑、以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便利居民消费;健全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重点、以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网络,进一步释放乡村消费潜力。
外贸实现稳健开局
不仅消费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前两个月,我国外贸也实现了稳健开局。郭婷婷介绍,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6.6万亿元,增长8.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约7个百分点。“大家一致认为,今年进出口实现了开门红。”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说。
开门红“红”在哪里?王令浚用“一二三四”4个数字作出了解释。“一”就是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第一,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6.6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的新高,这一规模基本相当于20年前我国全年的外贸总值。“二”就是出口、进口“双增长”,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回升向好,而且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三”就是“三个优化”,市场格局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四”就是“四个提升”,微观活力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提升,跨境流动活跃度提升,企业信心提升。
开门红因何而“红”?王令浚给出了四方面原因:一是新产业积蓄新优势,我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前两个月,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出口大幅增长;二是新品牌孕育新生机,“国货潮牌”在海外广受欢迎;三是新模式拓展新空间,国内外优质产品更加便捷、高效地实现双向通达,如南非的龙虾空运18小时,便能到达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四是新平台激活新活力,前两个月,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增长11.7%。
对于前两个月我国进口延续向好态势,王令浚认为,“这是与生产消费的走势相一致的”,节日消费跑出“加速度”、农食产品市场准入按下“快进键”、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这三方面因素支撑我国进口持续增长。王令浚表示,今年以来,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衣柜子”等需求活跃,相关消费品进口也明显增长。近年来,我国持续扩大农食产品市场准入,优化完善检疫准入程序,越来越多的海外农食产品获准输华、境外生产企业获准在华注册。前两个月,我国进口来源地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个扩大开放、稳步发展的中国为各国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合作机遇。
“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了良好开局;展望全年,对于稳外贸,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我国外贸基础好、韧性强、活力足,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郭婷婷表示,今年,推动外贸质升量稳,需要攻坚克难,付出更多努力。目前,商务部正抓紧研究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措施,争取尽早出台实施、尽快落地见效,全力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前两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较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巩固去年四季度以来工业和信息化经济恢复向好态势,前两个月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实现良好开局,为宏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说。
“工业经济已实现良好开局。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重点抓好四项工作。”赵志国介绍,一是稳增长。持续抓好十大重点行业增长引领,充分发挥工业大省、工业大市“挑大梁”作用,指导各地加大稳增长工作力度,鼓励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工业经济基本盘。二是扩需求。投资上,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消费上,持续实施制造业“三品”行动,以供给优化促进消费升级;出口上,抢抓全球电子行业回暖、装备需求上升等机遇,开拓海外市场,拓展中间品贸易。三是育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四是优环境。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持续推进为企减负工作,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进制造业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强化金融服务,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努力促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方面,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以优质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同时,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另一方面,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新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试验验证平台,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等工作,推动国家高新区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还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当前,5G应用在工业领域深入推广,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适度超前建设5G、算力等基础设施,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同时,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建设智能工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加快数字技术赋能,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记者 顾雨霏)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