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经济一线观察|拓市场布新局 外贸企业开年忙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04





  新年新气象,不少外贸企业都在忙碌中开启了新的一年,一边忙着赶货交订单,一边忙着见客户、商谈合作意向。元旦期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访多地发现,这些企业在盘点收获总结经验中加快开拓多元市场、布局新业态、开发新产品的步伐,为2024年更好发展做足准备。


  “走出去”参展忙


  连日来,江苏凯序金原纸塑包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抓紧生产将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市场的双层杯和瓦楞杯等产品。“现在我们生产的一次性纸制品是客户在上届广交会期间签订的订单,加工时间比较紧张。”公司负责人赵磊向记者介绍。


  赵磊说,他们近期还会去境外拜访企业、联络感情、拓展合作,抢抓“开门红”。该公司拥有两个工厂,产品和服务遍及国内及北美、欧洲、中东、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记者发现,“走出去”成了外贸企业的集中发力点。不少企业反映,“最近太忙了,不是在参展,就是在去参展的路上。”


  无锡泽华经贸有限公司也是其中之一。刚从德国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展回来的公司董事长张俊说,国际市场疲软是实情,但终端需求越是不足,供应端越是要主动,只有积极“走出去”,才会有收获。


  “公司在德国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展收获了200多万元的意向订单。我马上还要飞往甘肃,去找新的工厂,为2024年2月份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服装及面料展做准备。”张俊说,新年新气象,容不得放慢脚步,希望能为公司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布局新业态热情高


  在“走出去”的同时,大力布局跨境直播等新业态是外贸企业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元旦大家也没休息,很多人趁着过节休假为小宠物置办新用品。短视频直播在线观看、询单情况都不错。”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CEO朱秋城对记者说。


  朱秋城认为,短视频、兴趣直播未来是培育目标客户、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2024年公司将继续加大这方面的业务布局,提升营销占比,通过跨境直播将更多新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并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改进甚至开发新的产品。”


  阿里巴巴国际站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每天在线观看跨境直播的海外买家同比增长127%,为外贸商家带来的商机增长更是高达156%。跨境直播火爆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机遇。


  对于工厂直播,欧佩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镜钱早早就给销售团队下了“硬杠子”,每个人必须学会做直播,在国际站每天两场是硬指标。“直播这块是我们的重中之重,通过直播可以让海外买家看到真实的店铺、真实的工厂、真实的产品,对买家来说有很真实的体验感。”徐镜钱说。


  徐镜钱认为,“要做好直播,第一要做好预热,精准锁定粉丝;第二就是真诚沟通;第三是要专业。”在大力投入下,公司的工厂直播转化了大量订单,成为重要的业绩增长点。近期的数字人直播,就吸引了印尼、沙特、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客户洽谈。


  在产品上持续下功夫


  在营销上“较真儿”的同时,徐镜钱还在产品上下功夫。结合全球能源需求,欧佩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开发了天然气压缩机、煤层气压缩机、尾气回收压缩机、沼气压缩机等特种压缩机,按需定制生产闯出一条差异化竞争路线,带动2023年总体业绩同比增长了33.5%,也为2024年业绩增长打牢了基础。


  同样以产品赢得市场的还有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开展清洁能源(燃气)和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业务。“公司这个冬天主推的产品家用壁挂炉销量特别好!通过技术改进,这款壁挂炉实现了独立温控和计时功能,能够迅速响应温度变化,同时具备防倾倒、过热保护和氧气检测等多重安全保护。”该公司关务经理吴柳燕对记者说。


  吴柳燕介绍,2023年以来,公司家用壁挂炉出口额同比增长近1倍,市场前景较好,为2024年打下了基础。


  正是在这些外贸企业的积极探索和政策的全方位支持下,中国外贸顶住压力,克服外需下滑、价格下行和高基数影响,展现了较强韧性。展望2024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日前的发布会上说,“我们既要看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不稳定性,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和外贸发展的有利条件在不断积聚。”


  何亚东进一步分析,一方面,世界经济仍处于艰难复苏的进程中,全球贸易回暖速度缓慢,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7.5%,2024年仍然“高度不确定且总体悲观”。地缘政治影响外溢、贸易保护限制增多等不利影响仍在持续。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对外开放的红利将继续显现,外贸新产品、新业态的潜力将持续释放。“我们有信心,在各项稳经济、稳外贸政策‘组合拳’支持下,在广大外贸企业共同努力下,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回稳向好的势头。” (记者 王文博 何磊静 丁乐)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