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室里,作业计划排得满满当当;作业区内,装卸车辆来来往往,现场却没有一个人影。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上,生产作业轮值负责人王永发指着一台台正在忙碌的自动化设备说:“那就是我们的员工!”
港口被誉为经济的“晴雨表”。山东港口集团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企业,在5G通信、机器视觉等新技术的支撑下,山东港口发挥高效作业水平,今年1月份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双双同比增长6.1%,春节假期以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开门红”。记者近日到港口感受了我国经济的速度与温度。
作业计划表满满当当
生产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多艘巨轮正在码头同时作业;对讲机里,指挥调度的声音此起彼伏。港区内,不时有巨轮进出……
元宵节前后,往往是港口作业的淡季。但记者近日在山东港口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见到公司副总经理张军时,他手里的昼夜船舶作业计划表画满了一个个方格。
“这表要是空了,我就得着急了。”张军说,作业计划表的横轴是前湾三期码头的泊位、纵轴是时间,围出来一个方格就是一条船的作业任务。从今年初开始,装卸作业一直都很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就连春节假期,码头作业也与平时一样繁忙。
张军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公司日韩航线的业务同比增长了10%。“RCEP生效、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都对我们的业务有促进。”他说,从当前外贸航线仍保持热门状态,能看出中国经济特别是进出口的稳定与活力。今年,公司计划再新开15条新航线。
在与前湾三期码头一水之隔的全自动化码头上,王永发告诉记者,当天4个泊位昼夜共有8条船的作业任务。“105泊位刚刚走了两条船,马上又有一条366米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要靠泊。”
他说,今年码头的作业船舶艘次、作业量和作业密度都比去年有明显提升,设备维保都只能在船舶靠离间隙插空进行。“很多企业元宵节之后才开工,货到码头还要一段时间。随着生产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我们后续会更忙。”
氢动力+5G赋能“速度与激情”
黄海碧波荡漾。岸边,高大的轨道吊呼啸往返,AGV来回穿梭,一个个集装箱被送到泊位旁,被桥吊抓取到300多米长的韩国现代“东京”轮上。
这是记者在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见到的作业场景。这个没有一名现场操作人员的码头,曾在去年8月创下每小时52.1自然箱的桥吊单机作业效率,第7次刷新世界纪录。
技术人员介绍,全自动化码头由山东港口集团自主研发,创新应用了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5G+自动化”、机器视觉+自动化、三维可视化运维平台等前沿技术,可节省人力80%以上,作业效率比国外同类码头高50%以上。
“智慧化、智能化为我们的港口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助力。”工程技术部轨道吊经理王心成告诉记者,全自动化码头已实现场区5G信号全覆盖,轨道吊通信带宽大幅提升,延时几乎为零。减少了线缆,不仅技术应用更灵活,设备维护起来也更便捷省时。目前,桥吊的5G升级也在测试中。
记者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港口作业效率和成本受到的冲击较大,但全自动化码头由于现场没有人工与货物的接触,受影响明显低于常规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的作业效率,也让曾诞生过“振超效率”的前湾三期码头有了“更快一点”的追赶目标。张军介绍,尽管前湾三期码头的作业效率已经比国外同类自动化码头出色,但今年的主要任务全部都与提效率有关。
出海口“搬”到内陆
夕阳下,两列货运列车静静停靠在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海铁联运中心的站台上。正面吊将集装箱抓起,在货运列车与卡车之间转运。鸣笛声不时响起,提醒卡车司机作业完成。
这里,是进出口商品铁路运输和海运的“中转站”。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进出口量再增长50%。”记者遇到前来办理业务的青岛联铁运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涌全时,他对今年的业务增长信心满满。
朱涌全从事的是郑州、西安等城市到非洲、欧洲的进出口货运代理业务。他说,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去年公司代理出口的汽车配件同比增长40%多,进口的羊皮增长60%多。如今经济总体稳定向好,山东港口又提供了保舱、保箱等多项支持,让他看好后续的发展。
“海铁联运价格稳定,而且能提供‘端到端’的服务。我们通过山东港口的平台协调船公司留出舱位,让客户不用等舱、等箱。”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海铁联运中心经理程琦说,一些客户甚至用铁路箱把货运过来,再用海运箱装船。虽然多了一次倒箱换装的“折腾”,但效率反而比走公路运输更高。今年1月份,从这里出口的集装箱增长33%。
记者了解到,山东港口集团已在西安、驻马店等地建设有26个内陆港,构建起“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南亚、欧洲”的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切实把出海口“搬”到了内陆地区。(记者 陈灏)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