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透露哪些信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4-22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一季度例会(以下简称“货币政策委员会”)4月12日在北京召开。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对经济的形势表述较为乐观,并且增加了“进一步加强货币、财政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稳妥推进利率等关键领域改革;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等新内容。在分析人士看来,本次例会是对2019年以来相关政策的整合,未来货币政策可能要退居其次,配合其他政策。

  适时预调、微调

  对比2018年四季度,此次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对经济的形势表述较为乐观,2019年一季度例会称“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健康发展”,而去年四季度的表示是“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同时,一季度例会认为,“金融市场预期改善”。其中,“进一步加强货币、财政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适时预调微调,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是此次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到的新词汇。

  “整体上看,相关表述在之前均有涉及,本次例会相当于是对2019年以来相关政策新动态的整合。”厦门国际银行宏观金融及政策研究员任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一步加强货币、财政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适时预调微调,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这一新增表述可能更有意义。”在任涛看来,现在央行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刺激,使得国内经济企稳的特征较为明显,这从经济金融数据、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表现可以反映出来,而此前的刺激政策虽然有一定同步但主要以货币政策为主,有点“单打独斗”的意思,在达到短期稳增长效果的同时使得债务风险不断增大,现在货币政策可能要退居其次,以配合其他政策为主。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是央行对市场流动性提出的基调。近日,央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和社融增量分别为5.81万亿元和8.18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

  推进利率改革

  此外,央行还对金融市场提出了新看法。央行阐述为,“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妥推进利率等关键领域改革,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人士称,目前央行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但资金并没有疏导进小微企业以及实体经济中,货币疏导渠道还存在障碍,所以央行采取利率等关键领域改革。

  金融分析师肖磊介绍称,目前货币疏导机制依然过于依赖银行体系,所以小微企业本身从银行体系获得资金的条件还是欠缺的,这种情况下,持续降低资金成本,盘活市场风险投资资金,加大对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的支持,也是理顺资金传导机制和提升社会资金效率的一种方式。另外,金融机构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把小微企业纳入到信用管理系统,增加信贷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也是一个趋势。

  在任涛看来,传导渠道还存在一些障碍是肯定的, 从银保监会督查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授信情况这一信息便可见一斑,主要因为目前银行的风险偏好仍然没有抬升,资产质量的隐患依然较大,且本轮债务置换也主要集中在城投等地方债务;现在资金面和债券市场的波动重新加大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这种趋势,特别是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可能会因为连续的MLF到期而逐渐收紧,会使得无风险利率快速向风险利率传导。此外,利率并轨改革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主要是货币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基准利率之间的相关性不强等现象,所谓并轨也是使二者在趋势上走向一致,同时在并轨的同时提升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并使得风险与收益对价也是当前比较重要的。

  “在连续多次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之后,流动性已经较为充裕。如何实现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货币政策传导是关键。因此,将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使流动性能够更有效率地注入到实体企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也说道,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畅通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重点领域、金融薄弱环节等的支持;要进一步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打消基层机构和从业人员服务小微和民营企业的顾虑。

  扩大金融双向开放

  金融开放一直是国家主推的重点领域,此次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也提出了更为详尽的措施,“进一步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

  在任涛看来,“所谓双向开放,即‘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目前两者均在进行中”。目前金融开放虽然步伐在放大,但仍处于渐进式开放进程中,增量资金与机构也尚无法对内地构成明显扰动,且引进来的机构也表示遵循国内市场现状和特征,短期内渐进式开放便是最佳的一种风险防控方式,此外在开放的同时提升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风险抵抗能力也是根本举措,这也可以和“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相对应。

  而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第39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会议上也提到,中国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实现制度性、系统性开放,以更加透明、更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同等对待中资和外资金融机构。肖磊进一步表示,在金融领域的开放,目前来看还有很大空间,股市债市今年以来加大了开放力度,同时也积攒了诸多经验,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可控,所以有节奏地持续开放以及提升监管的整体效率是防控风险的重要事项。


  转自:北京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物价短期波动不会影响货币政策

    物价短期波动不会影响货币政策

    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8月份,CPI环比上涨0 4%,同比上涨1 8%;PPI环比上涨0 9%,同比上涨6 3%。
    2017-09-10
  •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难言“放松”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难言“放松”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货币政策明确定调。会议指出,稳健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2017-12-28
  • 从一季度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走向

    从一季度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走向

    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和M2的存量分别为179 93万亿元、173 99万亿元,同比增长10 5%、8 2%,增速均明显回落,市场对金融条件超预期紧缩的担忧增加。
    2018-04-26
  • 货币政策二季度例会透露了哪些迹象?

    货币政策二季度例会透露了哪些迹象?

    近日,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二季度(总第85次)例会召开。按照惯例,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并对下一步货币政策进行部署。
    2019-07-0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