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08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速,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等技术日渐成熟,为汽车产业带来巨大机遇,"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人才极度缺乏依然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瓶颈与最大的痛点"。(资料图片)
 
  日前,《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在上海正式发布。"《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汽车人才的发展目标、机制体制改革、保障措施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设好汽车人才生态体系的政策建议。该《研究》填补了我国汽车行业的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对我国从汽车大国转向汽车强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对《研究》的发布给予了高度评价。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中国汽车产业也进入转型升级、由大到强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对汽车产业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对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强烈。
 
  针对此,工信部装备司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共同开展中国汽车中长期人才发展研究。经过产、学、研各界20多位专家群策群力,历时两年半的时间,最终形成了包含一个总报告、一个发展综述、七个分报告及一份目录的研究成果。
 
  解决人才问题成当务之急
 
  付于武指出,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等趋势,为汽车产业带来巨大机遇。但是汽车产业最大的瓶颈、最大的痛点,是人才的极度匮乏。
 
  该《研究》全面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人才问题。
 
  人才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国汽车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汽车产业人才市场主体没有完全到位,制约了汽车产业人才自主、自由发展机制的形成,也阻碍了汽车产业人才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体系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人才激励机制与从业者的期待仍有较大距离;人才评价机制创新推进滞后。
 
  人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汽车产业来看,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尚有提升空间,新时代对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受到企业性质和地域条件的制约,零部件企业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和高端人才的稳定性明显不足,汽车后市场领域的人才结构也难以应对社会对汽车消费升级的要求。未来国家间、企业间的竞争无疑将以人才竞争为核心,因此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实现汽车强国战略的当务之急。
 
  汽车人才供需矛盾仍待解决。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汽车专业的学科建设仍然跟不上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尤其在新技术领域、交叉学科、跨界跨领域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问题突出。面对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迫切需要从单一车辆工程专业向车辆工程类或车辆工程专业族的方向发展,不断推进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也将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汽车产业和教育界的携手努力。
 
  人才的国际化水平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要求中国汽车产业必须拥有一批活跃在世界舞台的领军者、科学家和工程师,要求汽车企业拥有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各层次人才。遗憾的是,目前汽车产业和各企业的相关人才储备尚在进行中,社会化的国际化人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汽车产业走向世界的步伐。
 
  重外部人才引进轻自我人才培养的问题依然存在。从长远看,要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国内自主培养应当成为主流,包括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目前,各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聚焦于外部引进人才和高端人才,对营造有利于本土人才发展环境的关注度与激励机制不足;二是对海外人才重引进、轻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人才总量稳步增长 人才结构出现变化
 
  《研究》还以《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为指导,结合汽车产业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要求,对未来中国汽车制造业人才的需求给出了预测。
 
  中国汽车产业在未来一个时期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必将带来汽车产业人才资源总量的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和2025年,我国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从业人数将比目前分别增长15%和30%,分别达到555万人和628万人左右,但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带来人才结构的变化。
 
  经营管理人员:由于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将出现先降后升的情况,2020年的人才总量将比目前减少11%,2025年将比目前增长4%。届时,经营管理人才在企业总体人员结构中的比例将从目前的平均5.5%下降到4.2%左右。
 
  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中的研发人员:由于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和研发活动开始从产品开发领域向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领域延伸,与高校和各类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对研究人员的需求愈加强烈。预计2020年和2025年,研究人员总量将分别比目前增长43%和133%。届时,研发人员在企业总体人员结构中的比例将从目前的平均17.4%提高到22%~30%。
 
  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中的其他技术人员:随着企业更加注重战略层面的谋划和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的提升,这些技术人员队伍的规模也将稳步扩大,2020年和2025年将分别比目前增长40%和77%。届时,他们在企业总体人员结构中的比例将从目前的平均25.3%提高到30%~33%。
 
  生产工人:随着智能制造的应用,高技能人才队伍将大发展,普通技术工人的数量将下降。具体而言,2020年和2025年生产工人中高技能人才将分别比目前增长139%、412%,同期普通技术工人的数量将比目前分别下降27%和74%。届时,高技能人员在企业总体人员结构中的比例将从目前的平均4.8%提高到10%~19%,在生产工人队伍中所占比例将从目前的9.3%提高到2020年的25%和2025年的67%,越来越多拥有大专或本科学历的人员投入生产一线,成为高精尖设备的操作者,而普通技术工人在企业总体人员结构中的比例将从目前的平均47%下降到2020年的30%和2025年的9%。
 
  在汽车企业集团从事营销工作的人员:随着汽车营销模式的不断创新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汽车营销必将呈现线上线下多种模式并行的局面,社会上营销企业的集团化发展速度也将影响到整车企业营销部门的人员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从总体看,未来营销人员在企业总体人员结构的比例将在3%~5%。
 
  伴随着上述变化,2020年和2025年汽车制造业从业人员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将分别为37%和39%,汽车制造业人才贡献率将达到47%和52%。
 
  主要实施七项重点工程
 
  该《研究》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人才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包括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创新人才集聚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二是建好三支队伍。建设时代性、创新型的企业家人才队伍;打造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大力培养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据预测,到2025年,汽车高技能人才短缺30多万人。为此,要尽快制定汽车职业教育的中长期规划,加快提升学校、企业的技术技能的培训水平,以适应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水平升级的需要。
 
  三是推进人才国际化。
 
  四是铸就"中国汽车精神"。其内涵包括艰苦奋斗精神、攻坚克难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大国工匠精神。
 
  为应对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推进实施"汽车产业人才强国工程"成为必然的选择。这一工程的目标:一要支撑我国汽车产业应对全球化竞争的冲击;二要支撑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三要支撑我国汽车产业的历史性变革。《研究》提出了以下七大重点人才工程:
 
  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其目标是在我国汽车产业具有相当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30个海外高层次汽车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进1000名能够突破汽车关键技术、发展新能源以及智能网联等核心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企业家人才扶持工程。其目标是到2025年,在汽车行业培养100名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想、创新精神,既懂技术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
 
  新业态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集聚工程。其目标是到2025年,培养和集聚一批和新兴产业相配套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
 
  创新人才支持工作。其目标是瞄准世界汽车科技前沿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汽车专家工作室100个,建立多层次科技人物表彰体系。
 
  大国工匠开发和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其目标是在全国建成1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一批汽车行业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示范基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汽车行业工匠型人才。
 
  跨界人才集成工程。其目标是到2025年,培养一大批智能制造、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跨界人才、环保节能人才。
 
  国际化人才开发工程。其目标是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工程师工程能力国际互认和工程教育认证,建设全球性的人才数据库,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人才资源信息。
 
  在该《研究》的发布会上,付于武一再强调,《研究》的落地,还需要政、产、学、研的共同努力,单一的力量无法完成这项重任,更无法将它执行到位。"《研究》的编制与发布只是一个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汽车人才的发展持续推广与深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记者 邹洁)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