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各家成绩优异,但背后不断下行的价格指数和库存结构深度调整都显示出今年车市的艰难和日趋成熟。
资料图:汽车销售市场(图片来源:互联网)
近日,中汽协公布了9月销售数据,乘用车共销售234.26万辆,实现环比大增25%。但3.3%的同比增速比整体汽车市场低了2.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的数据也同样反应出今年乘用车市场的乏力。乘用车1~9月销售1715.05万辆,同比增长2.38%,37万辆。这样的同比增速对于惯于高增长的中国乘用车市场来说,属于罕见的“低开”。分月度来看,乘联会数据显示,1~2月负增长8万台,3~5月增长12万台,6~9月增长19万台。究其原因,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向国际商报表示,前三季度低开的情况前所未有。主要原因是消费不旺和车市增长动力不足,加之去年政策推动(购置税补贴政策)增长较强的滞后影响。
但在整体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仍不乏新的热点和动向。
消费结构升级,德、日系走强
此前在SUV热潮前慢一拍的德系和缺乏小型SUV的日系正“缓过神”来。乘联会数据显示,但受益于产品逐步到位,德系和日系的SUV市场份额相比于去年则分别上涨了一个百分点。美系、韩系前九个月SUV市场份额相比于去年则分别下降2个和4个百分点。这部分市场在被德日瓜分的同时,也被自主品牌蚕食,其SUV市场份额从56%提升至58%。
同样走强的还有德系和日系的轿车市场份额,前三季度德系、日系的轿车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33%和23%,均为其2011年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厂商数据也同样反应出这一趋势。
今年前九个月,大众品牌旗下的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及进口车在华销售近290万辆(同比增长1.4%)。其中,在市场明显回暖的9月,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分别销售21.86万辆和19.85万辆(含奥迪进口车),同比分别增长22.39%、6%,远高于乘用车市场3.3%的平均增速。其中,全新途观L和Teramont途昂等SUV车型销量增长成为大众品牌9月实现在华最佳单月销量的重要因素。
日系来看,9月一汽丰田单月销量再创新高,近6.3万辆,同比增长14%;广汽丰田为4.1万辆,同比增长2.6%;马自达销售2.9万辆,同比增长1.2%,亦为历史最好成绩;东风本田销售7.4万辆,同比增长29.3%。广汽本田9月实现终端销量67235辆,同比增长3.8%。
竞争加剧,价格、库存深度调整
在市场整体增长乏力的背后,竞争正在不断加剧。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车市整体促销幅度从为13.9%,为近三年来最高。而JDPOWER和中汽协发布的《中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显示,今年全国乘用车价格指数在经理3月最高的97.3以来,近几个月持续下降,8月为95.1,甚至低于1月的95.7;其中,主流量产车市场经过去年厂商官降等价格调整,以及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等因素影响,今年整体价格指数较为平稳,3月最高达到97.7,8月回落至95.5。但豪华车市场今年价格下行趋势明显。年初价格指数最高位95,8月已下行至92.9。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厂商也开始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调整。
在今年上半年销量严重下滑的韩系和法系在第三季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韩系回升明显,9月北京现代实现第四个月环比增长,为60.4%,实现销量8,5万辆,重回前十榜单。北京现代官方向国际商报表示,目前的月度销量情况已近去年的平均水平,生产会按照原计划按部就班进行。
对于北京现代销量回升的原因,崔东树向国际商报表示,这主要得益于韩系队车辆价格调整和渠道库存调整逐步到位。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现代陆续上市了数款新车,其中其重量车型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价格调整。如新索纳塔和新ix25的价格较之前有1~1.5万元的调整,而小型车瑞纳更是凭借4.99万元的起步价切入了此前合资品牌从未到达的5万元市场。
而这也与整体市场价格趋势相当。《报告》显示,今年1~8月,紧凑型轿车市场的价格指数下行最为明显,从1月的87.1下行至8月的84.9。相比于SUV,整体轿车市场的价格下行趋势都更为明显。
而对经销商库存深度调整,减少压库行为也逐渐成为厂商的共识。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9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48.7%,环比上升1.6%,位于警戒线以下。尽管今年前三季度经历了激烈的市场变化,但进入三季度市场逐渐回暖,但库存预警指数并为大幅上升,而是处于52.5%,47.1%和48.7%的安全位置。结合乘联会的厂商库存数据上来看,虽然面临”金九银十“,但厂商并为提前进行压库行为,7月、8月经销商都持续处于减库存,厂商则是加库存状态,与往年库存态势大有不同。
崔东树向国际商报表示,9月的库存状态显示,厂商和经销商逐步适应当前低增长的现状。
北京现代也向国际商报表示,除季节因素外,北京现代销量回暖的原因和在于其在稳住经销商的信心,保持渠道能力。并从降库存、调结构、保资金运转等多个维度展开应对举措所取得的成绩。(朱世耘)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